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化学论文--蛋白质论文

蛋白质组质谱数据分析平台的建立及其在大规模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摘要第6-9页
Abstract第9-11页
英文缩写词汇表第12-13页
前言第13-21页
    1 数据库搜索策略分析串联质谱数据第13-15页
        1.1 搜索数据库对蛋白质鉴定的影响第14页
        1.2 复杂生物样本质谱数据分析的质量控制第14-15页
        1.3 蛋白质组质谱数据自动分析平台第15页
        1.4 基于串联质谱数据注释基因组第15页
    2 论文主要工作第15-17页
    参考文献第17-21页
第一章 蛋白质组质谱数据鉴定流程的优化及自动化分析平台的建立第21-37页
    1 概述第21-22页
    2 材料和方法第22-25页
        2.1 实验数据集第22-23页
        2.2 数据库和数据库搜索第23-24页
        2.3 质谱数据不同层次质量控制方法第24页
        2.4 构建质谱数据分析平台第24-25页
            2.4.1 平台开发及运行环境第24-25页
            2.4.2 功能模块第25页
    3 结果第25-33页
        3.1 人类蛋白质组数据库比较第25-28页
            3.1.1 数据库的理论差异第25-27页
            3.1.2 不同蛋白质组数据库搜库结果的比较第27-28页
        3.2 数据库搜索策略的质量控制第28-30页
            3.2.1 PSM、肽段、蛋白水平质量控制比较第28-29页
            3.2.2 ProDistiller质控及蛋白装配方法第29-30页
        3.3 建立质谱数据分析平台MS Data Processing Pipeline第30-33页
            3.3.1 MS Data Processing Pipeline的架构第30-31页
            3.3.2 MS Data Processing Pipeline主要页面展示第31-33页
    4 讨论第33-34页
    参考文献第34-37页
第二章 染色体蛋白质组项目的质谱数据分析第37-47页
    1 概述第37-38页
    2 材料和方法第38-39页
        2.1 实验数据集第38页
        2.2 数据库搜索和处理第38-39页
        2.3 蛋白质信息学分析第39页
        2.4 SAP(单氨基酸多态性)鉴定第39页
    3 结果第39-44页
        3.1 蛋白质鉴定结果第39-41页
            3.1.1 CCPD2013数据集第39-41页
            3.1.2 TF富集策略对质谱鉴定的贡献第41页
        3.2 多组学数据比较第41-42页
        3.3 使用样本特异性蛋白质数据库鉴定SAP第42-44页
    4 讨论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第三章 大规模人类肝脏蛋白质组数据的整合分析及鉴定中假阴性问题的探讨第47-59页
    1 概述第47-48页
    2 材料和方法第48-53页
        2.1 实验数据集第48-51页
            2.1.1 人类肝脏蛋白质组实验数据集第48-49页
            2.1.2 人类肝脏蛋白质表达谱数据集第49-51页
        2.2 人类肝脏蛋白质组数据整合分析第51-52页
            2.2.1 数据库搜索第51-52页
            2.2.2 蛋白质-基因转换第52页
        2.3 假阴性结果分析第52-53页
    3 结果第53-56页
        3.1 鉴定肝脏基因数据集第53-54页
        3.2 人类肝脏蛋白质数据集与表达谱数据比较第54-55页
        3.3 基因在Pandey成人肝数据的F-value分布第55-56页
    4 讨论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59页
第四章 基于人类蛋白质组质谱数据鉴定新可变剪接体和新蛋白质第59-73页
    1 概述第59-61页
    2 材料和方法第61-64页
        2.1 实验数据集第61-62页
        2.2 数据库和数据库搜索第62-63页
            2.2.1 整合已知蛋白数据库第62页
            2.2.2 构建EEJ数据库第62页
            2.2.3 预测蛋白序列库AceView第62-63页
            2.2.3 数据库搜索第63页
        2.3 基于基因库搜索实现新蛋白和新可变剪接体的鉴定第63-64页
    3 结果第64-70页
        3.1 基于质谱数据鉴定EEJ第64-69页
        3.2 基于质谱数据鉴定新蛋白第69-70页
    4 讨论第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全文总结第73-75页
附录第75-81页
    附录:ProDistiller主程序源码及使用说明第75-81页
        主程序源码第75-78页
        使用说明第78-81页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第81-83页
致谢第83-85页
个人简历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鼻窦灌注液配合中药治疗鼻渊(肺脾气虚型)的疗效观察
下一篇:股骨头坏死区分布与其应力峰值区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