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动物学论文--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论文

白鹤(Grus leucogranus)迁徙路线及中途停歇地的卫星跟踪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引言第17-27页
    1.1 卫星跟踪技术在鸟类迁徙和栖息地方面的研究第17-19页
        1.1.1 鸟类迁徙研究第17-18页
        1.1.2 鸟类栖息地研究第18-19页
    1.2 卫星跟踪技术在鹤类迁徙和栖息地方面的研究第19-20页
        1.2.1 鹤类迁徙研究第19-20页
        1.2.2 鹤类栖息地研究第20页
    1.3 白鹤迁徙和栖息地研究第20-26页
        1.3.1 白鹤迁徙研究现状第21-23页
            1.3.1.1 东部种群第22页
            1.3.1.2 中部种群第22-23页
            1.3.1.3 西部种群第23页
        1.3.2 白鹤栖息地研究第23-26页
            1.3.2.1 白鹤越冬栖息地第23-24页
            1.3.2.2 白鹤繁殖栖息地第24-25页
            1.3.2.3 白鹤停歇地栖息地第25-26页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6-27页
第二章 研究地概况和研究方法第27-33页
    2.1 研究地概况第27-29页
    2.2 研究方法第29-33页
        2.2.1 跟踪白鹤的来历和跟踪器的佩戴第29-30页
            2.2.1.1 跟踪白鹤的来历第29页
            2.2.1.2 跟踪器的佩戴第29-30页
        2.2.2 跟踪数据的获取与处理第30-31页
        2.2.3 中途停歇地的确定与分类第31-32页
        2.2.4 温度数据的获取及处理第32-33页
第三章 白鹤的迁徙路线第33-55页
    3.1 白鹤的迁徙和迁徙路线第33-46页
        3.1.1 白鹤951的迁徙和迁徙路线第33-36页
        3.1.2 白鹤952的迁徙和迁徙路线第36-37页
        3.1.3 白鹤953的迁徙和迁徙路线第37-40页
        3.1.4 白鹤954的迁徙和迁徙路线第40-41页
        3.1.5 白鹤955的迁徙和迁徙路线第41-43页
        3.1.6 白鹤956的迁徙和迁徙路线第43-46页
    3.2 白鹤的春季和秋季迁徙路线第46-48页
        3.2.1 白鹤的秋季迁徙路线第47页
        3.2.2 白鹤的春季迁徙路线第47-48页
    3.3 白鹤跨越大兴安岭、渤海和大别山的方式第48-50页
    3.4 讨论第50-55页
        3.4.1 白鹤的越冬地、重要中途停歇地和繁殖地第50-52页
        3.4.2 白鹤迁徙路线第52页
        3.4.3 白鹤迁徙跨越障碍第52-53页
        3.4.4 救护白鹤的放飞第53-55页
第四章 白鹤迁徙中途停歇地第55-78页
    4.1 白鹤中途停歇地概况第55-64页
        4.1.1 白鹤951的中途停歇地第55-56页
        4.1.2 白鹤952的中途停歇地第56-58页
        4.1.3 白鹤953的中途停歇地第58-59页
        4.1.4 白鹤954的中途停歇地第59-60页
        4.1.5 白鹤955的中途停歇地第60-62页
        4.1.6 白鹤956的中途停歇地第62-64页
    4.2 白鹤中途停歇地类型第64-76页
        4.2.1 补给停歇地第64-69页
            4.2.1.1 长期补给停歇地第64-67页
            4.2.1.2 短期补给停歇地第67-69页
        4.2.2 休息停歇地第69-76页
            4.2.2.1 昼夜停歇地第69-71页
            4.2.2.2 夜间停歇地第71-74页
            4.2.2.3 昼间停歇地第74-76页
    4.3 讨论第76-78页
        4.3.1 长期补给停歇地第76页
        4.3.2 短期补给停歇地第76-77页
        4.3.3 休息停歇地第77-78页
第五章 白鹤的迁徙特点第78-105页
    5.1 迁徙时间第78-88页
        5.1.1 迁徙开始时间第78页
        5.1.2 迁徙结束时间第78-79页
        5.1.3 迁徙过程中到达和离开长期补给停歇地的时间第79-80页
        5.1.4 迁徙过程中的飞行时间第80-81页
        5.1.5 迁徙过程中的停歇时间第81页
        5.1.6 长期补给停歇地与越冬地和繁殖地之间的时间第81-82页
        5.1.7 迁徙时间与温度的关系第82-88页
    5.2 迁徙距离第88-91页
        5.2.1 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的迁徙距离第88-89页
        5.2.2 长期补给停歇地与越冬地和繁殖地之间的迁徙距离第89页
        5.2.3 连续两个停歇地之间距离第89-90页
        5.2.4 迁徙距离与时间的关系第90-91页
    5.3 飞行瞬时速度第91-93页
    5.4 飞行海拔第93-96页
    5.5 中途停歇地特点第96-102页
        5.5.1 中途停歇地分布第96-99页
        5.5.2 中途停歇次数第99-102页
    5.6 讨论第102-105页
        5.6.1 迁徙时间第102-103页
        5.6.2 迁徙距离第103页
        5.6.3 飞行瞬时速度第103页
        5.6.4 飞行海拔第103-104页
        5.6.5 中途停歇地特点第104-105页
第六章 结论第105-108页
    6.1 迁徙路线第105-106页
    6.2 中途停歇地第106页
    6.3 迁徙特点第106-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6页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第116-117页
致谢第117-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网运城供电公司用电信息采集管理系统优化研究
下一篇:中低压配电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