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湿地 | 第10-13页 |
1.1.1 湿地及湿地植物 | 第10-11页 |
1.1.2 我国黄河三角洲现状 | 第11-13页 |
1.2 干扰 | 第13-14页 |
1.2.1 干扰的定义及分类 | 第13-14页 |
1.2.2 干扰理论 | 第14页 |
1.2.3 影响湿地植被的干扰因素 | 第14页 |
1.3 植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型 | 第14-16页 |
1.4 植物氮磷元素 | 第16页 |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实验设计 | 第18-22页 |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 第18页 |
2.2 研究对象 | 第18页 |
2.3 实验设计 | 第18-19页 |
2.4 数据的测量与分析 | 第19-21页 |
2.4.1 数据测量 | 第19页 |
2.4.2 各参数计算与分析处理 | 第19-21页 |
2.5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第三章 芦苇、盐地碱蓬单混生群落差异性分析 | 第22-28页 |
3.1 黄河三角洲芦苇、盐地碱蓬个体指标的动态变化 | 第22-24页 |
3.2 黄河三角洲芦苇、盐地碱蓬种群密度、产量及RYT的动态变化 | 第24-25页 |
3.3 单生、混生群落芦苇和盐地碱蓬氮磷比含量 | 第25页 |
3.4 讨论 | 第25-2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四章 不同物种的刈割方式对芦苇-盐地碱蓬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 第28-38页 |
4.1 不同时期下不同物种的刈割方式对芦苇和盐地碱蓬生长的影响 | 第28-30页 |
4.2 不同时期下不同物种的刈割方式对芦苇、盐地碱蓬种群密度、产量及总产量的影响 | 第30-32页 |
4.3 不同时期下不同物种的刈割方式对芦苇、盐地碱蓬种间关系及群落功能型的影响 | 第32-33页 |
4.4 不同刈割方式下芦苇、盐地碱蓬氮磷比 | 第33-34页 |
4.5 讨论 | 第34-3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五章 刈割高度对芦苇-盐地碱蓬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 第38-46页 |
5.1 不同时期下刈割高度对芦苇和盐地碱蓬生长的影响 | 第38-40页 |
5.2 不同时期下刈割高度对芦苇和盐地碱蓬种群密度、产量及群落总产量的影响 | 第40-42页 |
5.3 不同时期下刈割高度对芦苇和盐地碱蓬种间关系及群落功能型的影响 | 第42-43页 |
5.4 不同刈割高度下芦苇、盐地碱蓬氮磷比 | 第43-44页 |
5.5 讨论 | 第44-45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