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运输与设备论文--矿井提升论文

立井提升钢带过卷缓冲装置特性与匹配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3-23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3-14页
    1.2 课题来源第14页
    1.3 立井摩擦提升系统及其存在的过卷问题第14-20页
        1.3.1 立井摩擦提升系统介绍第14-17页
        1.3.2 存在的过卷问题第17-18页
        1.3.3 过卷原因分析第18-19页
        1.3.4 过卷的分类第19-20页
    1.4 过卷缓冲装置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0-21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1-23页
2 立井摩擦提升系统过卷动力学研究第23-55页
    2.1 提升装置过卷的有关规定第23-24页
    2.2 提升系统简易力学模型建立第24-26页
        2.2.1 多自由度提升系统模型第24-25页
        2.2.2 提升系统简易力学模型的建立第25-26页
    2.3 提升系统正常提升过程中的力学特性分析第26-37页
        2.3.1 重载提升工况的力学特性分析第26-32页
        2.3.2 重载下放工况的力学特性分析第32-37页
    2.4 过卷情况下系统受力特性分析第37-54页
        2.4.1 重载提升工况过卷时的力学特性分析第37-46页
        2.4.2 重载下放工况过卷时的力学特性分析第46-54页
    2.5 本章小结第54-55页
3 钢带式过卷缓冲装置缓冲特性分析第55-75页
    3.1 常见几种缓冲装置的介绍第56-58页
    3.2 钢带式缓冲器的选定第58-61页
    3.3 钢带式过卷缓冲装置模型建立第61-62页
    3.4 钢带应变特性分析第62-66页
        3.4.1 钢带厚度对钢带强度的影响第62-64页
        3.4.2 钢带宽度对钢带强度的影响第64-65页
        3.4.3 压辊直径对钢带强度的影响第65-66页
    3.5 动辊压力特性分析第66-68页
        3.5.1 动辊压力与动辊压缩量关系第67-68页
        3.5.2 动辊压力与机械结构间关系第68页
    3.6 钢带制动特性分析第68-72页
        3.6.1 制动力与动辊压缩量关系特性分析第68-70页
        3.6.2 制动力与动辊压力关系特性分析第70-71页
        3.6.3 制动力与机械结构间关系分析第71-72页
    3.7 结论第72页
    3.8 本章小结第72-75页
4 钢带式过卷缓冲装置与提升系统的匹配研究第75-87页
    4.1 钢带过卷缓冲器的长度的选定第75页
    4.2 钢带过卷缓冲器的缓冲制动力分析第75-78页
        4.2.1 重载提升工况第75-77页
        4.2.2 重载提升、下放工况第77-78页
    4.3 过卷、过放侧缓冲制动力的匹配第78-80页
        4.3.1 重载提升工况第78-79页
        4.3.2 重载提升、下放工况第79-80页
    4.4 确定系统下过卷减速度的分析第80-82页
        4.4.1 重载提升工况第80-81页
        4.4.2 重载提升、下放工况第81-82页
    4.5 基于淮南矿区某矿副井提升机参数的实例分析第82-85页
    4.6 本章小结第85-87页
5 总结与展望第87-89页
    5.1 全文总结第87页
    5.2 不足和展望第87-89页
参考文献第89-93页
致谢第93-95页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变分多尺度图像分解的SAR与可见光图像融合
下一篇:基于Kronecker积的压缩感知雷达成像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