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绩效评价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8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一、财政支农的资金规模研究 | 第9-10页 |
二、财政支农的资金结构研究 | 第10页 |
三、财政支农的资金绩效研究 | 第10-11页 |
四、国内外文献总结 | 第11-12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2页 |
二、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和存在的不足 | 第13-14页 |
一、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3页 |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13-14页 |
第二章 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绩效理论依据 | 第14-17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一、财政支农资金的范围界定 | 第14页 |
二、财政支农资金绩效的内涵 | 第14-15页 |
第二节 相关理论依据 | 第15-17页 |
一、委托代理理论 | 第15页 |
二、公共财政理论 | 第15-16页 |
三、绩效评价理论 | 第16-17页 |
第三章 我国财政支农资金的配置状况 | 第17-30页 |
第一节 财政支农资金的规模分析 | 第17-23页 |
一、财政支农资金的绝对规模 | 第17-20页 |
二、财政支农资金的相对规模 | 第20-23页 |
第二节 财政支农资金的结构分析 | 第23-27页 |
一、财政支农资金结构的总量分析 | 第23-25页 |
二、财政支农资金结构的比重分析 | 第25-27页 |
第三节 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绩效分析 | 第27-30页 |
一、政策体系建设 | 第27-28页 |
二、指标和模型体系构建 | 第28页 |
三、支农资金绩效结果 | 第28-30页 |
第四章 我国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绩效实证研究 | 第30-43页 |
第一节 模型介绍 | 第30-33页 |
一、规模报酬不变的CCR-DEA模型 | 第30-32页 |
二、规模报酬可变的BCC-DEA模型 | 第32-33页 |
第二节 指标选取与处理 | 第33-34页 |
一、指标选取原则 | 第33页 |
二、投入产出指标的选取 | 第33-34页 |
第三节 实证结果与差异化分析 | 第34-43页 |
一、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的技术效率分析 | 第35-37页 |
二、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的纯技术效率分析 | 第37-40页 |
三、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的规模效率分析 | 第40-43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3-46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43页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43-46页 |
一、加大支农资金占比,建立长效增长机制 | 第44页 |
二、结合地区经济,合理配置东中西资金规模 | 第44-45页 |
三、健全支农资金管理机制,提高中西部管理水平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