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绪论 | 第15-25页 |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15-20页 |
二、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20-22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四、创新点与不足 | 第23-25页 |
第一章 公司资本诉讼的基本原理 | 第25-45页 |
一、公司资本制度的分类与缘起 | 第25-29页 |
(一)公司资本制度的分类 | 第25-26页 |
(二)公司法定资本制度的缘起 | 第26-29页 |
二、公司资本制度改革的困境与争论 | 第29-36页 |
(一)公司法定资本制度的困境 | 第29-32页 |
(二)新一轮资本制度改革的争论 | 第32-36页 |
三、公司资本诉讼面临的界定与挑战 | 第36-45页 |
(一)公司资本诉讼的厘定 | 第36-37页 |
(二)公司资本诉讼的特征 | 第37-40页 |
(三)公司资本诉讼的挑战 | 第40-45页 |
第二章 认缴制改革下的股东瑕疵出资诉讼 | 第45-83页 |
一、认缴制下股东瑕疵出资的表现形式 | 第45-64页 |
(一)股东瑕疵出资的表现形式 | 第49-54页 |
(二)认缴制对股东出资义务的影响 | 第54-64页 |
二、认缴制下股东瑕疵出资的实证观察 | 第64-71页 |
(一)无法消失的虚假出资现象 | 第64-68页 |
(二)数量激增的抽逃出资 | 第68-71页 |
三、认缴制下股东瑕疵出资的责任体系 | 第71-83页 |
(一)股东瑕疵出资的契约法责任 | 第71-73页 |
(二)股东瑕疵出资的组织法责任 | 第73-82页 |
(三)认缴制下瑕疵出资责任的完善路径 | 第82-83页 |
第三章 利益平衡下的公司增资诉讼 | 第83-119页 |
一、公司增资制度的基本原理 | 第84-94页 |
(一)增资制度的基础理论 | 第84-90页 |
(二)对赌协议的理论之争 | 第90-94页 |
二、公司增资诉讼的实证观察 | 第94-99页 |
(一)公司增资诉讼的争议焦点 | 第94-96页 |
(二)对赌协议纠纷的司法分析 | 第96-99页 |
三、我国公司增资制度的理论反思 | 第99-119页 |
(一)增资协议解除:维护公司增资交易安全 | 第99-102页 |
(二)恶意稀释小股东股权的保护机制:赔偿抑或还原机制? | 第102-105页 |
(三)优先认购权的制度选择 | 第105-108页 |
(四)对赌协议的完善路径 | 第108-119页 |
第四章 债权人利益保护下的公司减资诉讼 | 第119-153页 |
一、公司减资制度的理论展开 | 第120-133页 |
(一)公司减资的概念及本质 | 第120-124页 |
(二)我国公司减资制度的设计和问题 | 第124-133页 |
二、公司减资诉讼的实证研究 | 第133-143页 |
(一)公司减资诉讼的总体性分析 | 第133-138页 |
(二)公司减资诉讼具体问题分析 | 第138-143页 |
三、债权人利益维护下的公司减资制度完善 | 第143-153页 |
(一)调整公司减资的立法分类 | 第143-146页 |
(二)完善减资方式和通知方式 | 第146-149页 |
(三)明确《债权清偿或担保情况说明》的性质 | 第149-150页 |
(四)厘清公司减资中的股东义务 | 第150-151页 |
(五)引入减资停止请求权 | 第151-153页 |
第五章 有限责任公司人合性下的股权转让诉讼 | 第153-189页 |
一、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对外转让限制条款的司法认定 | 第154-170页 |
(一)股权对外转让限制的正当性 | 第154-158页 |
(二)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对外转让中章程限制条款的效力 | 第158-165页 |
(三)违反公司章程限制股权转让合同的效力 | 第165-170页 |
二、分期付款股权转让合同解除权:指导案例67号的反思 | 第170-189页 |
(一)指导案例67号的判决逻辑 | 第171-176页 |
(二)股权转让合同直接参照买卖合同规定命题的思辨 | 第176-180页 |
(三)《合同法》第167 条在分期付款股权转让合同中的适用 | 第180-186页 |
(四)《合同法》第94条解除权与《合同法》第167条解除权关系的厘清 | 第186-189页 |
结论 | 第189-191页 |
参考文献 | 第191-219页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第219-221页 |
后记 | 第221-2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