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钻井工程论文--钻井工艺论文

丛式井防碰设计与施工方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前言第8-12页
    1.1 研究目的第8页
    1.2 井眼碰撞类型第8-10页
    1.3 防碰的必要性和措施第10-12页
第二章 防碰扫描方法及其应用第12-17页
    2.1 常用的三种防碰扫描方法第12-16页
        2.1.1 水平面扫描法第12-13页
        2.1.2 法面扫描法第13-14页
        2.1.3 最小距离扫描法第14-16页
    2.2 三种扫描方法的实际应用第16页
    2.3 本章小结第16-17页
第三章 优化参数提高丛式井防碰绕障成功率第17-31页
    3.1 选择关键参数第17-18页
    3.2 选择基准造斜点第18-19页
    3.3 给定方位角时关键参数优化方法第19-25页
        3.3.1 关系式推导第19-22页
        3.3.2 给定设计方位和造斜率时确定造斜点第22-24页
        3.3.3 给定设计方位和造斜点时确定造斜率第24页
        3.3.4 给定造斜点和造斜率时确定预定向方位第24-25页
    3.4 未给定方位角时关键参数优化方法第25-30页
        3.4.1 排间相邻井关键防碰参数确定方法第25-28页
        3.4.2 排内相邻井预造斜段防碰关键参数确定方法第28-30页
    3.5 整体设计流程第30页
    3.6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四章 整体规划设计提高丛式井防碰绕障成功率第31-44页
    4.1 研究内容概述第31页
    4.2 水平投影防碰绕障设计第31-37页
        4.2.1 单个障碍物水平投影防碰绕障设计第32-35页
        4.2.2 多障碍物水平投影防碰绕障设计第35-37页
    4.3 垂直剖面图防碰绕障设计第37-41页
        4.3.1 预估两个弯曲造斜率的大小第37页
        4.3.2 选择轨道的形状第37-38页
        4.3.3 通过计算设计垂深剖面图第38-39页
        4.3.4 计算关键参数第39-41页
    4.4 三维防碰绕障设计第41-43页
    4.5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五章 神木大平台丛式井施工实例分析第44-58页
    5.1 项目概况第44页
    5.2 平台单井技术指标及要求第44-47页
        5.2.1 井身结构设计第44-46页
        5.2.2 定向井井眼轨迹质量要求第46-47页
        5.2.3 丛式井防碰要求第47页
    5.3 施工难点第47-48页
    5.4 神木平台井保障措施第48-50页
        5.4.1 仪器设备保障措施第48页
        5.4.2 井身轨迹控制措施第48-49页
        5.4.3 人员保障措施第49页
        5.4.4 钻头保障措施第49-50页
        5.4.5 螺杆保障措施第50页
    5.5 平台井施工与绕障第50-52页
        5.5.1 初始轨迹设计第50-51页
        5.5.2 优化后的设计轨迹第51-52页
    5.6 神木大平台丛式井防碰扫描结果第52-57页
    5.7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结论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第61-62页
致谢第62-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低渗透油藏有杆抽油系统优化设计
下一篇:大型立式低温LNG储罐的结构设计和强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