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引言 | 第13-15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5-32页 |
2.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5-16页 |
2.2 CO_2/H_2S/O_2环境腐蚀机理及腐蚀产物膜作用机制 | 第16-25页 |
2.2.1 CO_2腐蚀机理及产物膜作用机制 | 第17-19页 |
2.2.2 H2S腐蚀机理及产物膜作用机制 | 第19-22页 |
2.2.3 含溶解氧环境腐蚀机理 | 第22-25页 |
2.3 含Cr低合金钢的应用及耐蚀机理 | 第25-28页 |
2.3.1 含Cr低合金钢的应用 | 第25-26页 |
2.3.2 含Cr低合金钢腐蚀产物膜的耐蚀机理 | 第26-28页 |
2.4 粉砂对CO_2腐蚀产物膜形成的影响机制 | 第28-29页 |
2.5 研究内容及目的 | 第29-32页 |
3 含Cr低合金钢高温高压CO_2-H2_S环境腐蚀行为及机理研究 | 第32-65页 |
3.1 引言 | 第32-33页 |
3.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33-36页 |
3.2.1 实验材料 | 第33-34页 |
3.2.2 高温高压腐蚀模拟实验 | 第34-35页 |
3.2.3 电化学测试方法 | 第35-36页 |
3.3 3Cr钢高温高压CO_2-H_2S环境腐蚀行为及机理 | 第36-49页 |
3.3.1 腐蚀速率 | 第36-37页 |
3.3.2 腐蚀宏观形貌 | 第37页 |
3.3.3 表面微观形貌及组成分析 | 第37-41页 |
3.3.4 截面微观形貌及组成分析 | 第41-45页 |
3.3.5 电化学阻抗 | 第45-46页 |
3.3.6 3Cr钢高温高压CO_2-H_2S环境腐蚀机理 | 第46-49页 |
3.4 3Cr钢不同温度CO_2-H_2S环境腐蚀行为及机理 | 第49-55页 |
3.4.1 腐蚀速率 | 第49-50页 |
3.4.2 腐蚀宏观形貌 | 第50-51页 |
3.4.3 表面微观形貌及组成分析 | 第51-52页 |
3.4.4 截面微观形貌及组成分析 | 第52-55页 |
3.4.5 3Cr钢不同温度CO_2-H_2S环境腐蚀机理 | 第55页 |
3.5 3Cr钢CO_2-H_2S不同分压环境腐蚀行为及机理 | 第55-63页 |
3.5.1 腐蚀速率 | 第55-56页 |
3.5.2 腐蚀宏观形貌 | 第56-57页 |
3.5.3 表面微观形貌及组成分析 | 第57-58页 |
3.5.4 截面微观形貌及组成分析 | 第58-61页 |
3.5.5 3Cr钢CO_2-H_2S不同分压环境腐蚀机理 | 第61-6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4 含Cr低合金钢CO_2-H_2S-O_2湿气环境腐蚀行为及机理研究 | 第65-87页 |
4.1 引言 | 第65-66页 |
4.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66-68页 |
4.2.1 实验材料 | 第66页 |
4.2.2 湿气模拟实验 | 第66-68页 |
4.2.3 电化学测试方法 | 第68页 |
4.3 X70钢和3Cr钢CO_2/H_2S/O_2湿气环境腐蚀行为及机理 | 第68-85页 |
4.3.1 腐蚀速率 | 第68-69页 |
4.3.2 腐蚀宏观形貌 | 第69-71页 |
4.3.3 表面微观形貌及组成分析 | 第71-78页 |
4.3.4 截面微观形貌及组成分析 | 第78-81页 |
4.3.5 电化学阻抗 | 第81-83页 |
4.3.6 3Cr钢CO_2/H_2S/O_2湿气环境腐蚀机理 | 第83-8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5 含Cr低合金钢在含粉砂CO_2环境腐蚀行为及机理研究 | 第87-118页 |
5.1 引言 | 第87-88页 |
5.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88-91页 |
5.2.1 实验材料 | 第88-89页 |
5.2.2 含粉砂腐蚀模拟实验 | 第89-90页 |
5.2.3 电化学测试方法 | 第90-91页 |
5.3 不同尺寸粉砂对X70钢CO_2环境腐蚀行为影响 | 第91-104页 |
5.3.1 腐蚀速率 | 第91-92页 |
5.3.2 腐蚀宏观形貌 | 第92-93页 |
5.3.3 表面微观形貌及组成分析 | 第93-94页 |
5.3.4 截面微观形貌及组成分析 | 第94-96页 |
5.3.5 电化学极化曲线及阻抗 | 第96-98页 |
5.3.6 腐蚀初期钢基体表面粉砂吸附状态分析 | 第98-103页 |
5.3.7 X70钢在含不同尺寸粉砂的CO_2环境腐蚀机理 | 第103-104页 |
5.4 不同尺寸粉砂对3Cr钢CO_2环境腐蚀行为影响 | 第104-116页 |
5.4.1 腐蚀速率 | 第104-105页 |
5.4.2 腐蚀宏观形貌 | 第105-106页 |
5.4.3 表面微观形貌及组成分析 | 第106-110页 |
5.4.4 截面微观形貌及组成分析 | 第110-112页 |
5.4.5 电化学极化曲线及阻抗 | 第112-114页 |
5.4.6 3Cr钢在含不同尺寸粉砂的CO_2环境腐蚀机理 | 第114-11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16-118页 |
6 含Cr低合金钢在含粉砂溶解氧环境腐蚀行为及机理研究 | 第118-142页 |
6.1 引言 | 第118页 |
6.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118-120页 |
6.3 粉砂对X70钢和3Cr钢溶解氧环境腐蚀行为影响 | 第120-132页 |
6.3.1 腐蚀速率 | 第120-121页 |
6.3.2 腐蚀宏观形貌 | 第121-123页 |
6.3.3 表面微观形貌及组成分析 | 第123-125页 |
6.3.4 截面微观形貌及组成分析 | 第125-129页 |
6.3.5 电化学极化曲线 | 第129-130页 |
6.3.6 3Cr钢在含溶解氧的粉砂环境腐蚀机理 | 第130-132页 |
6.4 3Cr钢在溶解氧的含粉砂环境下腐蚀产物膜修复过程 | 第132-140页 |
6.4.1 腐蚀速率 | 第132-133页 |
6.4.2 腐蚀宏观形貌 | 第133-135页 |
6.4.3 表面微观形貌及组成分析 | 第135-137页 |
6.4.4 截面微观形貌及组成分析 | 第137-139页 |
6.4.5 3Cr钢在溶解氧的含粉砂环境下腐蚀产物膜修复机理 | 第139-140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40-142页 |
7 结论 | 第142-144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44-145页 |
参考文献 | 第145-157页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第157-161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