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一、道德规范何以解释"心统性情" | 第9-18页 |
(一) 朱熹"心统性情"面临的责难 | 第9-12页 |
1. "心统性情"的结构和内容 | 第9-11页 |
2. 心统性情面临的责难:从心和性的关系来看 | 第11-12页 |
(二) 重检"心统性情"的可能性:内在论与外在论的区分 | 第12-13页 |
(三) 道德规范:作为内在论解释"心统性情" | 第13-18页 |
二、作为道德规范的心统性情:从心和性的关系来看 | 第18-28页 |
(一) 性—情的体用关系 | 第18-21页 |
(二) 心的双重功能:"认知"与"反省" | 第21-28页 |
1. 心在"理——气"架构中的呈现 | 第22-24页 |
2. 道心:能反省的实践主体 | 第24-28页 |
三、格物致知:心统性情的工夫论 | 第28-37页 |
(一) 对KORSGARRD"反省"概念的批判和深化 | 第28-30页 |
(二) "敬"是格致工夫的起点 | 第30-33页 |
(三) 常知到真知:道德规范的回归 | 第33-37页 |
总结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