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5-16页 |
1.3 概念界定 | 第16-21页 |
1.3.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第16-17页 |
1.3.2 微信用户 | 第17-19页 |
1.3.3 媒介素养 | 第19-21页 |
1.4 文献综述 | 第21-24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山东疫苗事件"中微信用户媒介素养实证研究 | 第26-54页 |
2.1 事件介绍 | 第26页 |
2.2 研究方法与研究假设 | 第26-27页 |
2.3 微信用户媒介素养评价体系构建 | 第27-30页 |
2.4 调查实施 | 第30-36页 |
2.4.1 样本的选取 | 第30-31页 |
2.4.2 样本的人口统计学分析 | 第31-34页 |
2.4.3 问卷信度分析 | 第34-36页 |
2.5 调查结果分析 | 第36-53页 |
2.5.1 媒介认知力:媒介接触聚合化,呈现媒介依赖倾向 | 第36-40页 |
2.5.2 信息解读力:信息接收多渠道,批判接受力不足 | 第40-45页 |
2.5.3 文本创造力:文本创造活跃,情绪化表达居多 | 第45-49页 |
2.5.4 社会参与力:社会参与积极性高涨,呈现"泡沫式繁荣" | 第49-53页 |
2.6 调查结果对研究假设的反馈 | 第53-54页 |
第三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微信用户媒介素养的影响因素 | 第54-64页 |
3.1 个体因子对微信用户媒介素养的影响 | 第55-57页 |
3.1.1 心理认知 | 第55-56页 |
3.1.2 个人动机 | 第56-57页 |
3.2 媒介因子对微信用户媒介素养的影响 | 第57-61页 |
3.2.1 媒介特点 | 第57-59页 |
3.2.2 媒介人际关系构建 | 第59-60页 |
3.2.3 媒介环境 | 第60-61页 |
3.3 社会因子对微信用户媒介素养的影响 | 第61-64页 |
3.3.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 | 第62页 |
3.3.2 微信平台的治理 | 第62-63页 |
3.3.3 媒介素养教育 | 第63-64页 |
第四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微信用户媒介素养的养成 | 第64-71页 |
4.1 媒介认知是基础 | 第64-65页 |
4.1.1 认识媒介的双面性 | 第64-65页 |
4.1.2 正确使用媒介 | 第65页 |
4.2 拓宽教育渠道是关键 | 第65-68页 |
4.2.1 学校教育:媒介素养纳入教学课程 | 第65-67页 |
4.2.2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互为补充 | 第67页 |
4.2.3 社会教育:媒介素养教育资源网络化 | 第67-68页 |
4.3 政府管理是保障 | 第68-71页 |
4.3.1 由"控制传播"转为"主动传播" | 第68页 |
4.3.2 完善用户互联网行为的法律法规 | 第68-69页 |
4.3.3 加强对自媒体平台的监管 | 第69-71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71-76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71-73页 |
5.1.1 "山东疫苗事件"中微信用户媒介素养总体呈现较低水平 | 第71-72页 |
5.1.2 个体、媒介、社会等因素影响着微信用户的媒介素养 | 第72-73页 |
5.1.3 微信用户媒介素养的提升既必要又紧迫 | 第73页 |
5.2 研究局限 | 第73-74页 |
5.3 研究展望 | 第74-76页 |
附录 | 第76-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84-85页 |
附表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