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目录 | 第9-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7页 |
1 维生素C(Vc)生物学功能及脊椎动物Vc合成能力 | 第11-21页 |
·维生素C的生物学功能 | 第11-15页 |
·Vc的营养作用 | 第11-12页 |
·Vc的抗应激和抗胁迫功能 | 第12-13页 |
·Vc对免疫的影响 | 第13-14页 |
·Vc的抗氧化和解毒功能 | 第14-15页 |
·Vc参与能量代谢 | 第15页 |
·脊椎动物Vc生物合成能力 | 第15-18页 |
·脊椎动物合成Vc的能力 | 第15-16页 |
·Vc合成部位的迁移及意义 | 第16-17页 |
·陆生脊椎动物Vc合成的演化重要性 | 第17-18页 |
·关于环境胁迫对脊椎动物Vc合成能力影响的研究 | 第18-21页 |
2 两栖类在生物监测中的应用 | 第21-25页 |
·生物监测的重要性及其优势 | 第21页 |
·以两栖动物作为指示生物的原因 | 第21-25页 |
·两栖类的现状 | 第21-23页 |
·两栖动物的特性 | 第23-25页 |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5-27页 |
第二章 组织AA水平和GLO活力作为野生与养殖棘胸蛙生境压力评价指标的研究 | 第27-40页 |
1 引言 | 第27-28页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28-32页 |
·实验动物及驯化 | 第28页 |
·化学试剂与溶液配制 | 第28-29页 |
·AA的测定方法 | 第29-30页 |
·组织样品预处理 | 第29页 |
·TAA含量测定 | 第29-30页 |
·GLO活力测定方法的建立和优化 | 第30-31页 |
·样品预处理 | 第30页 |
·GLO活力测定 | 第30-31页 |
·组织中可溶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31-32页 |
·蛋白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31页 |
·组织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31-32页 |
·数据分析与统计 | 第32页 |
3 结果 | 第32-37页 |
4 讨论 | 第37-40页 |
第三章 细菌刺激对棘胸蛙组织AA蓄积量及GLO活力的影响 | 第40-48页 |
1 引言 | 第40-41页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41-42页 |
·实验动物及驯化 | 第41页 |
·大肠杆菌细胞悬液的制备 | 第41页 |
·实验处理 | 第41页 |
·呼吸爆发测定 | 第41-42页 |
·AA组织含量及GLO活力测定 | 第42页 |
·数据分析与统计 | 第42页 |
3 结果 | 第42-46页 |
4 讨论 | 第46-48页 |
第四章 不同冷暴露温度对野生和养殖棘胸蛙组织AA含量、GLO活力及能量利用的影响 | 第48-59页 |
1 引言 | 第48-49页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49-51页 |
·实验动物及驯化 | 第49-50页 |
·实验设计 | 第50页 |
·化学试剂与溶液配制 | 第50页 |
·粗脂肪含量测定 | 第50-51页 |
·肝糖原测定 | 第51页 |
·AA和GLO活力测定 | 第51页 |
·数据分析与统计 | 第51页 |
3 结果 | 第51-55页 |
4 讨论 | 第55-59页 |
·冬眠或长期冷暴露与AA | 第55-56页 |
·长期冷暴露或冬眠与能量代谢 | 第56-57页 |
·野生与养殖棘胸蛙对不同冬眠温度的反应差异 | 第57-59页 |
小结与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