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注释表 | 第11-13页 |
1 绪论 | 第13-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第16-17页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7-19页 |
2 LTE与WLAN网络融合架构分析 | 第19-38页 |
2.1 LTE接入侧概述 | 第19-21页 |
2.2 LTE接入侧的异构特性 | 第21-29页 |
2.2.1 异构网络协议DC与IWK | 第21-25页 |
2.2.2 LTE与WLAN网络融合架构LWA | 第25-29页 |
2.3 适用于异构网络的新型MAC复用方法 | 第29-37页 |
2.3.1 传统的LTE上行MAC复用方法 | 第29-32页 |
2.3.2 传统方法在LWA场景下的问题 | 第32-34页 |
2.3.3 新型MAC复用方法原理 | 第34-36页 |
2.3.4 新型MAC复用方法性能分析 | 第36-3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3 适用于LWA的接入点选择方法ACSM | 第38-47页 |
3.1 接入点选择方法研究现状 | 第38-41页 |
3.1.1 小区选择算法 | 第38-39页 |
3.1.2 网络选择算法 | 第39-41页 |
3.2 系统模型及问题描述 | 第41-43页 |
3.3 算法流程及主要思想 | 第43-44页 |
3.4 基于预留门限的ACSM算法 | 第44页 |
3.5 改进TOPSIS的ACSM算法 | 第44-4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4 ACSM算法仿真性能分析 | 第47-61页 |
4.1 LWA系统仿真平台搭建 | 第47-50页 |
4.1.1 无线信道模型 | 第47-49页 |
4.1.2 仿真流程 | 第49-50页 |
4.2 基于预留门限的ACSM算法仿真 | 第50-53页 |
4.2.1 仿真场景和参数 | 第50-51页 |
4.2.2 仿真结果 | 第51-53页 |
4.3 改进TOPSIS的ACSM算法仿真 | 第53-60页 |
4.3.1 仿真场景和参数 | 第53-54页 |
4.3.2 吞吐量分析 | 第54-56页 |
4.3.3 对用户偏好的满足情况分析 | 第56-6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5 基于效用函数的异构网络带宽分配算法 | 第61-71页 |
5.1 研究现状及问题提出 | 第61-62页 |
5.2 基于效用函数的异构网络带宽分配算法思想与计算流程 | 第62-65页 |
5.3 基于效用函数的异构网络带宽分配算法仿真 | 第65-70页 |
5.3.1 仿真场景 | 第65-67页 |
5.3.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67-7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71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附录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