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植物虫害及其防治论文--鳞翅目害虫论文

小菜蛾的五个受体片段对Cry1Ac蛋白的增效特性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一、前言第12-28页
    1.1 Bt蛋白简介及概况第12页
    1.2 Bt蛋白杀虫作用机理第12-15页
    1.3 Bt蛋白增效物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23页
        1.3.1 几丁质酶(Chitinase)第15-16页
        1.3.2 Cyt蛋白第16页
        1.3.3 营养期杀虫蛋白(VIPs)第16-17页
        1.3.4 辅助蛋白(Accessary Proteins)第17-18页
        1.3.5 双效菌素(Zwittermicn A,ZwA)第18页
        1.3.6 钙粘蛋白(Cadherin)第18-19页
        1.3.7 碱性磷酸酶(ALP)第19-20页
        1.3.8 氨肽酶氮(APN)第20-21页
        1.3.9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ine proteinase inhibitor)第21-22页
        1.3.10 昆虫病毒增效蛋白(insect viruses enhancin protein)第22-23页
    1.4 昆虫对Bt毒素抗性机制的研究概况第23-25页
    1.5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及意义第25-28页
        1.5.1 选题依据第25-26页
        1.5.2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6-27页
        1.5.3 本研究技术路线第27-28页
二、材料与方法第28-41页
    2.1 试验材料第28-33页
        2.1.1 试验菌株、质粒和引物第28-30页
        2.1.2 培养基第30-31页
        2.1.3 扩大培养细菌所用抗生素及温度第31页
        2.1.4 试剂和仪器第31-32页
        2.1.5 供试昆虫第32-33页
    2.2 试验方法第33-41页
        2.2.1 常规的DNA操作第33-35页
        2.2.2 小菜蛾RNA的提取及cDNA的合成第35-36页
        2.2.3 重组质粒的转化及阳性克隆的筛选第36-37页
        2.2.4 蛋白的SDS-PAGE电泳及其浓度的测定第37-39页
        2.2.5 小菜蛾五个受体片段的表达与纯化第39页
        2.2.6 生物测定第39-41页
三、目的片段的选择、克隆、表达及纯化第41-80页
    3.1 小菜蛾五个受体目的片段的选择第41-42页
        3.1.1 小菜蛾钙粘片段PxCAD-1第41页
        3.1.2 小菜蛾钙粘片段PxCAD-2第41-42页
        3.1.3 小菜蛾钙粘片段PxCAD-3第42页
        3.1.4 小菜蛾氨肽酶氮片段PxAPN1第42页
        3.1.5 小菜蛾碱性磷酸酶片段PxALP0第42页
    3.2 小菜蛾五个受体片段的克隆第42-54页
        3.2.1 梯度PCR第42-44页
        3.2.2 琼脂糖凝胶回收第44-46页
        3.2.3 连接pEASY-T1载体并转化第46-47页
        3.2.4 挑取单菌落PCR阳性初鉴定第47-49页
        3.2.5 测序比对分析第49-52页
        3.2.6 目的片段与pEASY-T1载体重组质粒的提取第52-54页
    3.3 重组蛋白的表达第54-76页
        3.3.1 目的片段与pEASY-T1载体重组质粒的双酶切第54-56页
        3.3.2 连接表达载体pGEX-6p-1并转化第56-57页
        3.3.3 菌落PCR或酶切鉴定第57-59页
        3.3.4 小菜蛾的五个目的片段与载体pGEX-6p-1的图谱构建第59-62页
        3.3.5 CrylAc晶体蛋白的提取及总蛋白表达的检测第62-63页
        3.3.6 诱导表达条件的优化第63-76页
    3.4 表达重组蛋白的纯化第76-80页
四、五个多肽片段的增效作用分析第80-84页
    4.1 蛋白标准曲线的制定第80页
    4.2 重组蛋白浓度的定量第80-81页
    4.3 生测准备及试验处理第81-82页
    4.4 试虫死亡率数据统计结果与分析第82-84页
五、讨论第84-87页
    5.1 钙粘蛋白片段(CAD)第84-85页
    5.2 氨肽酶氮片段(APN)第85页
    5.3 碱性磷酸酶片段(ALP)第85-87页
六、结论第87-89页
    6.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第87页
    6.2 创新点第87-88页
    6.3 研究展望及问题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6页
附录第96-97页
致谢第97-98页
作者简历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鱼藕共生模式下藕田节肢动物多样性及其重要害虫的发生动态
下一篇:基于SVM的昆虫声音识别与驱蚊剂定量构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