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2-22页 |
1.1 实验对象 | 第12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12-14页 |
1.3 主要仪器 | 第14-15页 |
1.4 主要的实验方法 | 第15-22页 |
1.4.1 骨癌痛模型的建立 | 第15-16页 |
1.4.2 行为学实验 | 第16-17页 |
1.4.3 蛋白表达测定(Western Blotting) | 第17-18页 |
1.4.4 免疫组化检测GRK6在DRG组织中的定位 | 第18-21页 |
1.4.7 X-Ray成像 | 第21页 |
1.4.8 统计分析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第22-28页 |
1)骨癌痛大鼠模型的成功建立 | 第22-23页 |
2)骨癌痛模型组大鼠机械痛敏(PWT)、热痛敏(PWL)阈值降低及双足平衡(WBD)差异增大 | 第23-24页 |
3)GRK6在骨癌痛模型的胫骨特异性DRG中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 | 第24-25页 |
4)GRK6在DRG组织中主要分布在神经元中 | 第25页 |
5)鞘内注射慢病毒LV-GRK6上调骨癌大鼠胫骨特异性DRG中GRK6的表达 | 第25-26页 |
6)过表达GRK6可以缓解骨癌大鼠的骨癌痛 | 第26-28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28-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3-34页 |
综述 | 第34-42页 |
一、乳腺癌骨转移的发生机制 | 第34-35页 |
二、乳腺癌骨转移的分子机制 | 第35页 |
三、乳腺癌骨转移的发生率及常见部位 | 第35-36页 |
四、乳腺癌骨转移的诊断 | 第36页 |
五、乳腺癌骨转移的治疗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