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其他结构论文

预应力局部双层柱面网壳结构受力性能分析

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2页
   ·预应力网壳结构概述第12-14页
     ·预应力网壳的概念和特点第12页
     ·预应力网壳的分类第12-13页
     ·预应力网壳的发展及研究现状第13-14页
   ·局部双层柱面网壳结构形式及特点第14-18页
     ·柱面网壳结构的形式第14-17页
     ·局部双层柱面网壳的的形成及特点第17-18页
   ·局部双层柱面网壳结构的布索方案第18-19页
     ·布索的基本原则第18页
     ·柱面网壳的布索方案第18-19页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第19-22页
第2章 预应力局部双层柱面网壳的有限元分析理论第22-38页
   ·引言第22页
   ·预应力网壳结构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第22-28页
     ·网壳结构几何非线性分析的T.L列式第23-24页
     ·非线性空间杆单元的切线刚度矩阵第24-26页
     ·非线性空间梁单元的切线刚度矩阵第26-27页
     ·非线性空间索单元的切线刚度矩阵第27-28页
   ·预应力的模拟方法及预应力度的选择第28-30页
     ·预应力拉索的“降温”法第28-29页
     ·预应力度的选择第29-30页
   ·预应力网壳结构的稳定分析有限元法第30-32页
     ·网壳结构稳定分析方法第30页
     ·临界点的判定和临界荷载的计算第30-32页
   ·预应力网壳结构的自振特性分析第32-34页
     ·自振分析的一般思路第32页
     ·子空间迭代法的迭代过程第32-34页
   ·时程法的基本思路和步骤第34-35页
   ·本章小结第35-38页
第3章 预应力局部双层柱面网壳的静力分析第38-60页
   ·引言第38页
   ·局部双层柱面网壳的静力分析第38-40页
     ·计算模型第38-39页
     ·荷载取值第39页
     ·荷载工况第39-40页
   ·结构在静力作用下的受力特点第40页
   ·布索方案及预应力设计第40-42页
   ·预应力拉索对结构内力和位移的影响第42-48页
     ·全跨荷载作用第42-45页
     ·半跨荷载作用第45-48页
     ·本节小结第48页
   ·参数分析第48-58页
     ·矢跨比的影响第48-52页
     ·预应力取值的影响第52-57页
     ·本节小结第57-58页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4章 预应力局部双层柱面网壳的稳定性分析第60-72页
   ·概述第60-61页
     ·失稳概念第60-61页
     ·屈曲类型第61页
   ·结构特征值屈曲对比分析第61-64页
     ·全跨荷载作用第62-63页
     ·半跨荷载作用第63-64页
     ·本节小结第64页
   ·参数分析第64-68页
     ·矢跨比的影响第64-65页
     ·预应力取值的影响第65-67页
     ·拉索截面的影响第67-68页
   ·非线性全过程分析第68-71页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5章 预应力局部双层柱面网壳的动力性能研究第72-94页
   ·引言第72页
   ·结构的自振特性分析第72-77页
     ·自振频率分析第72-73页
     ·振型分析第73-77页
   ·自振特性的参数分析第77-81页
     ·矢跨比的影响第77-78页
     ·预应力取值的影响第78页
     ·拉索截面的影响第78-80页
     ·本节小结第80-81页
   ·预应力局部双层柱面网壳的动力响应分析第81页
   ·地震分析参数第81-83页
     ·结构阻尼的选取第81-82页
     ·地震波的选择第82-83页
     ·时程分析持时及步长第83页
   ·预应力网壳的地震响应分析第83-91页
     ·地震方向第83-84页
     ·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分布规律第84-90页
     ·预应力取值对时程分析的影响第90-91页
   ·本章小结第91-94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94-96页
   ·主要结论第94-95页
   ·展望第95-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第100-102页
致谢第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型吊装场地换填垫层应力扩散试验研究
下一篇:锈蚀钢筋混凝土节点高温后抗震性能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