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能力评价体系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20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物流服务能力的概念 | 第11-12页 |
·物流服务能力的构成 | 第12-15页 |
·物流服务能力的评价 | 第15-17页 |
·文献综述评述 | 第17-18页 |
·论文技术路线与内容安排 | 第18-20页 |
·论文技术路线 | 第18页 |
·论文内容安排 | 第18-20页 |
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0-27页 |
·企业能力理论 | 第20-21页 |
·企业资源理论 | 第20页 |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 | 第20-21页 |
·企业动态能力理论 | 第21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1-24页 |
·物流委托代理的发展 | 第21-23页 |
·业务外包 | 第23-24页 |
·物流总成本理论 | 第24页 |
·第三方物流的内涵 | 第24-27页 |
·第三方物流的概念 | 第24-25页 |
·第三方物流的特征 | 第25-27页 |
3 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第27-45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的选取原则 | 第27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的设计思路 | 第27-41页 |
·评价对象的界定 | 第28-29页 |
·评价指标体系初设 | 第29页 |
·评价指标体系初步优化 | 第29-30页 |
·问卷调查与数据收集 | 第30-32页 |
·信度检验与效度检验 | 第32-41页 |
·评价指标的内涵 | 第41-45页 |
·成本控制能力 | 第41页 |
·质量管理能力 | 第41-42页 |
·快速响应能力 | 第42页 |
·客户服务能力 | 第42-43页 |
·柔性能力 | 第43页 |
·信息服务能力 | 第43-44页 |
·成长能力 | 第44-45页 |
4 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能力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45-58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赋权方法 | 第45-46页 |
·主观赋权法 | 第45页 |
·客观赋权法 | 第45-46页 |
·赋权方法的选取 | 第46-48页 |
·改进的层次分析法 | 第46-47页 |
·熵值法 | 第47-48页 |
·组合赋权法 | 第48页 |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8-58页 |
·三标度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主观权重的确定 | 第48-52页 |
·熵值法对指标客观权重的确定 | 第52-56页 |
·组合赋权法对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56-58页 |
5 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能力评价与算例分析 | 第58-68页 |
·评价方法与过程 | 第58-60页 |
·算例分析 | 第60-66页 |
·结果分析 | 第66-67页 |
·小结 | 第67-68页 |
6 总结和展望 | 第68-70页 |
·总结 | 第68-69页 |
·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附录 | 第74-79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