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倾角煤层回采巷道围岩变形特征与支护参数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1 绪论 | 第7-13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7-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11-13页 |
2 巷道基本条件及变形特征 | 第13-22页 |
·矿井概况及地质特征 | 第13-14页 |
·矿井概况 | 第13-14页 |
·回采巷道布置 | 第14页 |
·巷道围岩分析 | 第14-16页 |
·工作面及煤层概况 | 第14页 |
·回采巷道围岩结构观察 | 第14-15页 |
·回采巷道围岩力学特征 | 第15-16页 |
·巷道围岩变形特征与破坏机理分析 | 第16-21页 |
·巷道围岩应力分析 | 第17-20页 |
·巷道围岩变形特征与破坏机理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3 主要支护参数方案分析 | 第22-31页 |
·围岩破坏范围估算 | 第22-26页 |
·估算巷道围岩塑性区的破坏范围 | 第22-24页 |
·支护参数分析 | 第24-26页 |
·锚杆布置方式及受力分析 | 第26-30页 |
·锚杆布置方式 | 第26-27页 |
·锚杆受力分析 | 第27-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4 围岩应力应变特征数值计算分析 | 第31-49页 |
·FLAC~(3D)的基本理论思想 | 第31-32页 |
·数值模拟参数及模型的建立 | 第32-34页 |
·回采巷道支护计算方案对比分析 | 第34-35页 |
·掘进支护效果 | 第35-46页 |
·围岩应力分布特征 | 第35-38页 |
·围岩位移分布特征 | 第38-43页 |
·锚杆受力及位移 | 第43-46页 |
·支护方案确定 | 第46-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5 结论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附录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