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镀锌层低铬钝化及着色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引言 | 第10页 |
·低铬钝化工艺的研究动态 | 第10-16页 |
·三价铬酸盐钝化方法 | 第10-11页 |
·无铬无机盐钝化方法 | 第11-14页 |
·有机物钝化方法 | 第14-15页 |
·有机/无机复合型钝化方法 | 第15-16页 |
·封孔着色剂的选择 | 第16-17页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实验条件与测试方法 | 第18-22页 |
·实验原材料及热镀锌钢板的制备 | 第18-19页 |
·钝化工艺流程 | 第19页 |
·钝化膜性能检测 | 第19-22页 |
·钝化膜耐蚀性能分析方法 | 第19-20页 |
·钝化膜表面形貌分析方法 | 第20-21页 |
·钝化膜附着力测试方法 | 第21-22页 |
第三章 三价铬钝化工艺的研究 | 第22-34页 |
·镀锌层三价铬钝化工艺的初步确定 | 第22-23页 |
·三价铬盐的选择 | 第22页 |
·配位剂的选择 | 第22页 |
·氧化剂的选择 | 第22页 |
·金属活化离子 | 第22-23页 |
·基础配方 | 第23页 |
·钝化工艺的研究 | 第23-29页 |
·钝化条件的正交试验 | 第23-24页 |
·钝化温度对膜层的影响 | 第24-26页 |
·钝化液的pH值对膜层的影响 | 第26-28页 |
·钝化时间对膜层的影响 | 第28-29页 |
·钝化膜的组织与结构 | 第29-31页 |
·钝化膜的XRD物相分析 | 第29-30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SEM/EDS)分析 | 第30-31页 |
·成膜机理的探讨 | 第31-34页 |
第四章 硅酸盐/钛盐复合钝化 | 第34-48页 |
·钝化液成分及工艺的确定 | 第34页 |
·钝化液基础配方的探索 | 第34-36页 |
·钝化工艺的研究 | 第36-42页 |
·钝化工艺条件的正交优化 | 第36-37页 |
·钝化温度对膜层的影响 | 第37-39页 |
·钝化液的pH值对膜层的影响 | 第39-41页 |
·钝化时间的对膜层的影响 | 第41-42页 |
·钝化膜的组织与结构 | 第42-45页 |
·钝化膜的XRD物相分析 | 第42-43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SEM/EDS)分析 | 第43-45页 |
·成膜机理的探讨 | 第45-48页 |
第五章 稀土盐/钛盐复合钝化 | 第48-60页 |
·钝化液基础配方的初步探索 | 第48-50页 |
·缓蚀剂的选择 | 第48页 |
·氧化剂的选择 | 第48页 |
·添加剂的选择 | 第48页 |
·基础配方正交实验 | 第48-50页 |
·工艺条件的确定 | 第50-56页 |
·钝化工艺条件的正交实验 | 第50-51页 |
·钝化温度对膜层的影响 | 第51-53页 |
·钝化时间对膜层的影响 | 第53-54页 |
·钝化液pH对膜层的影响 | 第54-56页 |
·钝化膜的组织与结构 | 第56-59页 |
·钝化膜的XRD物相分析 | 第56-57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SEM/EDS)分析 | 第57-59页 |
·成膜机理的探讨 | 第59-60页 |
第六章 封孔剂的选择及钝化膜性能测试分析 | 第60-68页 |
·硅烷钝化封孔 | 第60-61页 |
·水解理论及缩合机理 | 第60页 |
·硅烷的选择 | 第60-61页 |
·硅烷的制备及钝化流程 | 第61页 |
·丙烯酸协同封孔及着色 | 第61-68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61-63页 |
·中性盐雾试验(NSS) | 第63-64页 |
·钝化膜的电化学性能的测试及分析 | 第64页 |
·盐水浸泡实验 | 第64-65页 |
·乙酸铅点滴实验 | 第65-66页 |
·附着力测试实验结果分析 | 第66-68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