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β-并环卟啉,N-混杂卟啉,双N-混杂卟啉的合成及光化学性质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43页
 引言第11页
   ·卟啉第11-25页
     ·卟啉的概念第11-12页
     ·卟啉的基本合成方法及修饰第12-14页
     ·并环卟啉的合成第14-21页
     ·卟啉类化合物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上的应用第21-25页
   ·N-混杂卟啉第25-33页
     ·卟啉的同分异构体及类似物第25-27页
     ·N-混杂卟啉第27-28页
     ·N-混杂卟啉的合成及性质第28-33页
   ·双N-混杂卟啉第33-37页
     ·N-混杂卟啉家族第33-34页
     ·双N-混杂卟啉的概念及合成第34-37页
   ·课题来源和意义第37页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第37-41页
   ·论文创新点第41-43页
第二章 单并萘环和单并苯环卟啉的合成第43-81页
 引言第43页
   ·实验部分第43-69页
     ·主要原料、试剂及实验仪器第43-45页
     ·试剂及溶剂预处理第45页
     ·实验步骤第45-68页
     ·光电转化性能测定第68页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DFT)第68-69页
   ·结果讨论第69-79页
     ·并环卟啉的合成第69-71页
     ·并环产物溴化位置分析第71-72页
     ·Sonogashira和Heck偶联反应条件的讨论第72-73页
     ·化合物核磁数据分析第73-76页
     ·化合物 2-5a, 2-10a, 2-11a紫外数据分析第76-77页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分析第77-79页
   ·结论第79-81页
第三章 双并环卟啉的合成及光电性能研究第81-103页
 引言第81页
   ·实验部分第81-93页
     ·主要原料、试剂及实验仪器第81-83页
     ·试剂及溶剂预处理第83页
     ·实验步骤第83-93页
     ·光电转化性能测定第93页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DFT)第93页
   ·结果与讨论第93-100页
     ·合成路线第93-94页
     ·并环卟啉溴化反应位点第94页
     ·化合物 3-2a和 3-7a的核磁分析第94-96页
     ·3-4 和 3-8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解析第96-97页
     ·光电性能测试第97-99页
     ·密度泛函理论解释第99-100页
   ·小结第100-103页
第四章N-混杂卟啉敏化染料的合成第103-117页
 引言第103页
   ·实验部分第103-109页
     ·主要原料、试剂及实验仪器第103-104页
     ·试剂及溶剂预处理第104-105页
     ·实验步骤第105-109页
     ·光电转化性能测定第109页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DFT)第109页
   ·结果与讨论第109-116页
     ·N-混杂卟啉敏化染料的合成第109-110页
     ·溴化反应第110-111页
     ·偶联反应条件第111页
     ·化合物 4-4 和 4-5 的核磁谱图分析第111-114页
     ·4-6 和 4-7 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第114-115页
     ·4-6 和 4-7 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第115-116页
   ·小结第116-117页
第五章 五氟N-混杂卟啉的合成研究第117-129页
 引言第117-118页
   ·实验部分第118-124页
     ·主要原料、试剂及实验仪器第118-119页
     ·试剂及溶剂预处理第119页
     ·实验步骤第119-124页
   ·结果与讨论第124-128页
     ·五氟苯基N-混杂卟啉的合成第124-125页
     ·五氟苯基N-混杂卟啉核磁表征第125-127页
     ·开环反应-亲电加成第127页
     ·温度对还原反应的影响第127-128页
   ·小结第128-129页
第六章 双N-混杂卟啉的合成及金属化第129-157页
 引言第129-130页
   ·实验部分第130-140页
     ·主要原料、试剂及实验仪器第130-131页
     ·试剂及溶剂预处理第131页
     ·实验部分第131-140页
   ·结果与讨论第140-156页
     ·双-N-混杂卟啉(6-9)的合成第140-141页
     ·核磁分析第141-145页
     ·化合物 6-8、6-9 的紫外和荧光光谱第145页
     ·化合物的结构讨论第145-147页
     ·理论计算、结构及性能比较第147-152页
     ·化合物 69Ag、69Au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第152页
     ·化合物 6-8 和 6-9 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152-154页
     ·化合物 69Cu、69Ag、69Au的酸碱性比较第154-156页
   ·小结第156-157页
第七章 结论第157-159页
参考文献第159-171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171-173页
致谢第173-174页

论文共1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芳烃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固体酸催化剂的研究
下一篇:可回收的手性有机催化剂催化的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