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5页 |
| 符号说明 | 第15-1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43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8-42页 |
| ·氮肥的施用及吸收利用的研究进展 | 第18-24页 |
| ·氮素对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 第24-33页 |
| ·供试材料马铃薯产业现状与发展方向 | 第33-38页 |
| ·植物抗病的生理生化机制及氮素对其影响的研究现况 | 第38-42页 |
|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42-43页 |
| 第二章 不同氮素水平对马铃薯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第43-9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3-49页 |
| ·实验仪器及药剂 | 第43-44页 |
| ·试验地点及供试土壤条件 | 第44页 |
| ·供试马铃薯品种及微生物培养基 | 第44页 |
| ·试验设计 | 第44-45页 |
| ·土壤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 第45页 |
| ·土壤微生物的培养和计数 | 第45-46页 |
| ·土壤细菌多样性的测定(DGGE技术) | 第46-48页 |
|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 第48页 |
| ·~(15)N标记氮素在土壤分布情况的测定 | 第48-49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9-89页 |
| ·氮素水平对马铃薯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第49-64页 |
| ·不同氮水平下马铃薯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 第64-69页 |
| ·氮素水平对马铃薯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第69-85页 |
| ·肥料~(15)N在马铃薯根际土壤中的垂直分布及对土壤生物活性影响的分析 | 第85-89页 |
| ·小结 | 第89-93页 |
| 第三章 不同氮水平对马铃薯抗性相关酶活性及抗性相关物质代谢的影响 | 第93-119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94-96页 |
| ·试验仪器及药剂 | 第94页 |
| ·试验地点及供试土壤条件 | 第94页 |
| ·供试试验材料 | 第94-95页 |
| ·试验设计 | 第95页 |
| ·接种与取样 | 第95页 |
| ·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 第95-96页 |
| ·抗性相关物质的测定方法 | 第96页 |
| ·数据处理 | 第9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96-116页 |
| ·不同氮水平对马铃薯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第96-107页 |
| ·不同氮水平对马铃薯抗性相关物质代谢的影响 | 第107-116页 |
| ·小结 | 第116-119页 |
| 第四章 不同氮素水平对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程度及产量的影响 | 第119-127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19-121页 |
| ·试验地点及供试土壤条件 | 第119页 |
| ·供试材料 | 第119-120页 |
| ·试验设计 | 第120页 |
| ·接种时期 | 第120页 |
| ·发病程度的调查 | 第120页 |
| ·产量测定 | 第120-121页 |
| ·数据处理 | 第121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121-124页 |
| ·不同氮素水平对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程度的影响 | 第121-122页 |
| ·不同氮素水平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 第122-123页 |
| ·不同氮素水平对马铃薯薯块大小的影响 | 第123-124页 |
| ·小结 | 第124-127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127-147页 |
| ·结论 | 第127-128页 |
| ·研究创新 | 第128-129页 |
| ·讨论 | 第129-1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47-167页 |
| 附录 | 第167-179页 |
| 致谢 | 第179-181页 |
| 个人简历 | 第181-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