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监管绩效研究
| 摘要 | 第1-12页 |
| ABSTRACT | 第12-1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6-26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6-20页 |
|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20-21页 |
| ·研究目标 | 第20页 |
|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1-24页 |
|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 ·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24-26页 |
| ·可能的创新 | 第24页 |
| ·不足之处 | 第24-26页 |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26-42页 |
| ·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监管研究 | 第26-29页 |
| ·农村土地开发整治项目监管研究 | 第26-27页 |
| ·一般土地整治项目监管研究 | 第27-28页 |
| ·土地整治重点项目监管研究 | 第28-29页 |
| ·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监管相关研究 | 第29-41页 |
| ·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绩效 | 第29-34页 |
| ·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管理 | 第34-36页 |
| ·农村土地整治项目治理 | 第36-37页 |
| ·项目监管研究 | 第37-41页 |
| ·简要述评 | 第41-42页 |
| 第3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第42-62页 |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42-44页 |
| ·农村土地整治 | 第42-43页 |
| ·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监管 | 第43-44页 |
| ·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监管绩效 | 第44页 |
| ·基础理论 | 第44-59页 |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44-47页 |
| ·不完全契约理论 | 第47-49页 |
|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49-51页 |
| ·绩效管理理论 | 第51-54页 |
| ·监管理论 | 第54-57页 |
| ·公共物品理论 | 第57-59页 |
| ·农村土地整治监管绩效分析框架 | 第59-62页 |
| 第4章 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监管绩效形成 | 第62-88页 |
| ·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监管缘由 | 第62-71页 |
| ·农村土地整治的公共物品属性 | 第62-64页 |
| ·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的组织过程 | 第64-68页 |
| ·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委托代理关系 | 第68-71页 |
| ·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监管内容 | 第71-75页 |
| ·决策过程监管 | 第71-73页 |
| ·实施过程监管 | 第73-74页 |
| ·运营过程监管 | 第74-75页 |
| ·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监管方法 | 第75-79页 |
| ·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的监管体系 | 第75-78页 |
| ·以监管手段为主导的监管体系 | 第78-79页 |
| ·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监管绩效影响因素 | 第79-88页 |
| ·内部影响因素 | 第79-83页 |
| ·外部影响因素 | 第83-88页 |
| 第5章 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监管绩效评价 | 第88-106页 |
| ·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监管绩效评价体系 | 第88-90页 |
| ·评价目标 | 第88-89页 |
| ·评价体系 | 第89-90页 |
| ·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监管绩效评价指标 | 第90-96页 |
| ·评价指标构建思路 | 第90-91页 |
|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91-96页 |
| ·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监管绩效评价方法 | 第96-106页 |
| ·绩效评价常见方法 | 第96-102页 |
| ·熵权可拓物元模型 | 第102-106页 |
| 第6章 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监管绩效提升:协同监管 | 第106-128页 |
| ·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协同监管体系 | 第106-110页 |
| ·协同监管的目的 | 第106-107页 |
| ·协同监管的手段 | 第107-108页 |
| ·协同监管的内容 | 第108-110页 |
| ·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协同监管范式 | 第110-114页 |
| ·监管的阶段及层次 | 第110-112页 |
| ·监管体系的运行保障 | 第112-114页 |
| ·实时监管 | 第114页 |
| ·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协同监管方法 | 第114-123页 |
| ·费用管理的监管方法 | 第114-117页 |
| ·进度管理的监管方法 | 第117-119页 |
| ·质量管理的监管方法 | 第119-120页 |
| ·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监管方法 | 第120-123页 |
| ·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协同监管组织机制 | 第123-128页 |
| ·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协同监管组织的内容 | 第123-124页 |
| ·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协同监管组织的结构 | 第124-128页 |
| 第7章 实证研究:以苏州市农村土地整治项目为例 | 第128-146页 |
| ·区域概况 | 第129-131页 |
| ·自然条件概况 | 第129页 |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129-130页 |
| ·土地利用现状 | 第130-131页 |
| ·苏州市农村土地整治概况 | 第131-132页 |
| ·整体情况 | 第131页 |
| ·项目区概况 | 第131-132页 |
| ·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监管绩效形成 | 第132-137页 |
| ·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监管绩效水平 | 第137-141页 |
| ·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监管中的缺陷 | 第141-143页 |
| ·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监管绩效提升 | 第143-146页 |
| ·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协同监管 | 第143-144页 |
| ·协同监管的保障措施 | 第144-146页 |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46-150页 |
| ·主要结论 | 第146-147页 |
| ·研究展望 | 第147-1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50-160页 |
| 致谢 | 第160-162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第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