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CR-DGGE技术的新疆泥火山土壤真菌多样性分析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目录 | 第9-11页 |
| 前言 | 第11-12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1页 |
|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 2 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 ·土壤真菌多样性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 ·土壤真菌多样性研究方法 | 第14-17页 |
| ·泥火山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 3 研究方案 | 第20-21页 |
| ·研究目标 | 第20页 |
|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泥火山土壤性质研究和土壤真菌季节动态 | 第21-26页 |
| 1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 ·乌苏泥火山概况 | 第21页 |
| ·样品的采集 | 第21页 |
| ·土壤性质的测定 | 第21-23页 |
| ·不同季节土壤真菌的计数 | 第23页 |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23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3-25页 |
| ·土壤性质研究 | 第23-25页 |
| ·土壤真菌的季节分布 | 第25页 |
| 3 讨论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泥火山可培养真菌的筛选与鉴定 | 第26-41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6-28页 |
| ·供试培养基 | 第26页 |
| ·主要使用仪器 | 第26页 |
| ·主要试剂及配置 | 第26-27页 |
| ·可培养真菌的分离与纯培养 | 第27页 |
| ·可培养真菌的常规鉴定 | 第27页 |
| ·可培养真菌ITS序列分子鉴定 | 第27-28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8-40页 |
| ·土壤真菌的分布 | 第28页 |
| ·可培养真菌常规鉴定结果 | 第28-35页 |
| ·pH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第35-37页 |
| ·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第37页 |
| ·菌丝对多种碳源、氮源的利用情况 | 第37-39页 |
| ·ITS分子鉴定结果 | 第39-40页 |
| 3 讨论 | 第40-41页 |
| 第四章 泥火山非培养真菌多样性分析 | 第41-50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1-44页 |
| ·材料来源 | 第41页 |
| ·主要使用仪器 | 第41页 |
| ·主要试剂及配制 | 第41-42页 |
| ·泥火山真菌总DNA提取方法 | 第42页 |
| ·PCR扩增18 SrDNA | 第42页 |
| ·DGGE电泳 | 第42-43页 |
| ·特异条带克隆测序分析 | 第43-44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4-49页 |
| ·18S rDNA片段PCR扩增 | 第44页 |
| ·不同深度、月份泥火山真菌的多样性分析 | 第44-46页 |
| ·不同特征喷发口泥火山真菌多样性分析 | 第46-49页 |
| 3 讨论 | 第49-50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 1 结论 | 第50-51页 |
| 2 展望 | 第51页 |
| 3 创新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 附录 图片 | 第57-58页 |
| 作者简介 | 第58-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