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羊痘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第11-18页 |
1 羊痘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 第11-12页 |
·羊痘病毒的形态结构特征 | 第11页 |
·羊痘病毒的基因组结构特征 | 第11-12页 |
·羊痘病毒的复制特点 | 第12页 |
2 羊痘病毒载体 | 第12-14页 |
·羊痘病毒作为载体的优点 | 第12-13页 |
·羊痘病毒载体的构建 | 第13-14页 |
·羊痘病毒载体的应用 | 第14页 |
3 启动子克隆方法及功能分析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启动子序列克隆的方法及其适用性 | 第15页 |
·启动子功能分析的方法及其策略 | 第15-16页 |
4 报告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荧光素酶(luciferase,luc) | 第16-17页 |
·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ourscent protein, GFP) | 第17-18页 |
第二章 以绿色荧光蛋白(EGFP)为报告基因,融合山羊痘病毒(GTPV)自身启动子的重组载体的构建 | 第18-4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8-33页 |
·实验材料 | 第18-19页 |
·Vero细胞的培养及山羊痘病毒的增殖 | 第19-20页 |
·目的基因TK,Pb56(-)-EGFP,Pb56(+)-EGFP,7.5-EGFP,EGFP的扩增 | 第20-26页 |
·转移载体的构建 | 第26-33页 |
2 结果 | 第33-38页 |
·vero细胞的培养 | 第33页 |
·山羊痘病毒(GTPV)的增殖 | 第33-35页 |
·目的基因TK,Pb56(-)-EGFP,Pb56(+)EGFP,7.5-EGFP,EGFP的扩增 | 第35-36页 |
·转移载体的构建 | 第36-38页 |
3 讨论 | 第38-40页 |
第三章 山羊痘病毒自身双向启动子的鉴定及其表达 | 第40-57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1-51页 |
·实验材料 | 第41页 |
·BHK-21细胞的培养 | 第41-42页 |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 | 第42-43页 |
·流式细胞仪检测EGFP在BHK-21细胞中的表达量 | 第43页 |
·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双向启动子不同方向的转录活性 | 第43-51页 |
2 结果 | 第51-55页 |
·激光共聚焦电子显微镜验证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 | 第51-52页 |
·流式细胞仪对蛋白表达量的定量检测 | 第52-53页 |
·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mRNA水平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 | 第53-55页 |
3 讨论 | 第55-57页 |
第四章 表达布鲁氏菌omp25基因重组载体的构建及其表达 | 第57-65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57-62页 |
·实验材料 | 第57-58页 |
·目的基因omp25的扩增 | 第58-59页 |
·PMD18-Pb56(-)-omp25载体的构建 | 第59-60页 |
·pUC119-TK12-Pb56(-)-omp25载体的构建 | 第60-61页 |
·转移载体pUC119-TK12-Pb56(-)-omp25与GTPV共转染BHK-21细胞 | 第61页 |
·Western-blotting检验目的基因omp25的表达 | 第61-62页 |
2 结果 | 第62-63页 |
·目的基因Pb56(-)-omp25的扩增 | 第62页 |
·转移载体pUC119-TK12-Pb56(-)-omp25的构建 | 第62-63页 |
·SDS-PAGE凝胶电泳及Western-blotting检测目的基因omp25的表达 | 第63页 |
3 讨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个人简介 | 第70-71页 |
导师评阅表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