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炮制、制剂论文

柴胡桂姜汤煎膏剂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

缩略语表第1-8页
中文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1页
前言第11-12页
第一章 柴胡桂姜汤相关文献综述第12-20页
 1. 柴胡桂姜汤病因病机及方解第12-13页
   ·病因病机第12-13页
   ·处方组成及方解第13页
 2. 柴胡桂姜汤方证研究第13-14页
 3. 现代临床应用第14-16页
   ·慢性乙型肝炎第14-15页
   ·慢性胆囊炎第15页
   ·肠激惹综合征第15页
   ·乳腺增生第15-16页
   ·其他疾病的治疗第16页
 4. 柴胡桂枝干姜汤单味中药现代研究第16-20页
   ·柴胡第16-17页
   ·桂枝第17页
   ·黄芩第17-18页
   ·干姜第18页
   ·天花粉第18页
   ·牡蛎第18-19页
   ·甘草第19-20页
第二章 柴胡桂姜汤煎膏剂制备工艺研究第20-37页
 1. 处方的确定第20页
 2. 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的比较第20-23页
   ·仪器与试药第20页
   ·实验药材来源及鉴定第20-21页
   ·药材前处理第21页
   ·试验方法第21-23页
 3. 剂型的选择第23页
 4. 制备工艺路线的拟定第23页
 5. 提取工艺研究第23-29页
   ·仪器与试药第23-24页
   ·浸泡时间考察第24页
   ·水提取正交试验考察第24-28页
   ·提取工艺的验证第28-29页
 6. 浓缩工艺研究第29-32页
   ·仪器与试药第29页
   ·常压浓缩第29-30页
   ·减压浓缩第30-31页
   ·浓缩相对密度考察第31-32页
 7. 制剂成型工艺研究第32-33页
   ·仪器与试药第32页
   ·赋形剂的选择第32页
   ·辅料用量考察与结果分析第32-33页
 8. 灭菌考察第33-34页
 9. 制剂处方和工艺确定第34-36页
   ·工艺处方第34页
   ·制剂工艺第34-35页
   ·工艺流程第35-36页
 10. 柴胡桂枝干姜煎膏小试产品考察第36-37页
第三章 柴胡桂姜汤煎膏剂质量标准研究第37-51页
 1. 性状第37页
 2. 定性鉴别试验第37-42页
   ·仪器与试药第37页
   ·柴胡的TLC鉴别第37-38页
   ·黄芩TLC鉴别第38-39页
   ·干姜TLC鉴别第39-40页
   ·甘草TLC鉴别第40-42页
 3. 含量测定第42-50页
   ·仪器与试药第42页
   ·黄芩苷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第42-43页
   ·系统适应性及专属性实验第43-45页
   ·标准曲线的建立第45-46页
   ·精密度试验第46-47页
   ·稳定性考察第47-48页
   ·重现性试验第48页
   ·加样回收率考察第48-49页
   ·原料药材含量测定第49-50页
 4. 制剂中黄芩苷含量测定确定第50-51页
   ·色谱条件第50页
   ·供试品溶液制备第50页
   ·对照品溶液制备第50页
   ·测定法第50-51页
第四章 柴胡桂姜汤煎膏剂初步稳定性研究第51-56页
 1. 仪器、试药及包装规格第51页
   ·仪器第51页
   ·试药第51页
   ·试验样品及规格第51页
 2. 试验方法及结果第51-56页
   ·试验方法第51页
   ·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第51-56页
第五章 结果与讨论第56-59页
 1. 文献资料综述第56页
 2. 制备工艺研究第56-57页
   ·剂型的选择第56页
   ·提取工艺研究第56-57页
   ·浓缩工艺研究第57页
   ·成型工艺研究第57页
   ·小试试验第57页
 3. 质量标准研究第57-58页
   ·薄层色谱鉴别(TLC)试验第57-58页
   ·含量测定试验第58页
 4. 初步稳定性试验第58页
 5. 展望第58-59页
致谢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附图第64-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6-68页
个人简历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欣胃颗粒对胃癌前病变(气阴两虚挟瘀毒型)患者血清骨桥蛋白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对痰浊中阻型高血压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