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海洋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长江口外锋区浮游植物生物量及其影响因子的观测与数值模拟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0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页
   ·研究进展及现状第11-17页
     ·海洋浮游生物动力学及模型研究现状第12-14页
     ·长江口外锋区生态因子的研究现状及进展第14-16页
     ·长江口外锋区关键物理过程变化的研究现状第16页
     ·长江口外锋区浮游生态过程的研究现状第16-17页
   ·本文主要工作第17-20页
第二章 长江口外锋区浮游生态因子的观测第20-28页
   ·长江口外锋区断面观测资料分析第21-22页
   ·长江口外锋区营养盐观测资料分析第22-24页
   ·长江口外锋区盐度锋面的观测第24-27页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长江口外锋区三维物理-生态耦合模型的建立第28-54页
   ·水动力模块介绍第28-37页
     ·模型控制方程组第28-32页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第32-35页
     ·潮滩动边界第35-36页
     ·数值求解第36-37页
   ·模式计算区域及模式设置第37-39页
   ·海气热通量模块第39页
   ·泥沙模块介绍第39页
   ·生态模块介绍第39-45页
     ·控制方程组第40-43页
     ·生态模型参数的选取第43-45页
   ·长江口外锋区浮游生态模型的验证第45-53页
     ·盐度、温度及环流的验证第45-48页
     ·营养盐、叶绿素a数值模拟结果与观测资料的对比第48-50页
     ·浮游植物生物量数值模拟结果与观测资料的对比第50-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四章 三峡工程对长江口外锋区浮游生态的影响第54-66页
   ·三峡大坝概况第54-56页
   ·三峡工程调蓄前后对长江口外锋区环境因子差异的影响第56-60页
     ·三峡工程调蓄前后盐度差、浊度差和温度差的时间变化第56-58页
     ·三峡工程调蓄前后盐度差、浊度差和温度差的空间分布第58-60页
   ·三峡工程调蓄前后营养盐及浮游生物量差异的时间变化第60-62页
   ·三峡工程调蓄前后营养盐及浮游生物量差异的空间分布第62-65页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6-68页
   ·本文主要工作及结论第66-67页
   ·不足与展望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3页
致谢第73-74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欧海中尺度涡旋和极地低压的统计特征及其响应关系研究
下一篇:柴达木盆地英雄岭地区盐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控制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