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大余县高坪地区构造与铀成矿关系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引言 | 第8-17页 |
| ·选题依据、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 ·选题依据 | 第8-9页 |
|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 ·国外热液型铀矿床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热液型铀矿床构造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华南构造—岩浆成矿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南岭构造成矿带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 ·研究内容与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 第14-15页 |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 第15页 |
| ·主要创新性成果与认识 | 第15-17页 |
| 2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7-25页 |
| ·大地构造位置 | 第17-18页 |
| ·区域地质特征 | 第18-24页 |
| ·地层 | 第18-19页 |
| ·岩浆岩 | 第19-22页 |
| ·构造 | 第22-24页 |
| ·区域地质演化 | 第24-25页 |
| 3 研究区地质特征与铀矿化 | 第25-39页 |
| ·研究区地质特征 | 第25-30页 |
| ·岩性特征 | 第25-28页 |
| ·构造特征 | 第28-30页 |
| ·铀矿化特征 | 第30-39页 |
| ·矿体形态与规模 | 第30-32页 |
| ·矿石结构与构造 | 第32页 |
| ·矿物共生组合 | 第32-34页 |
| ·矿石化学成分 | 第34页 |
| ·围岩蚀变 | 第34-39页 |
| 4 构造基本特征及演化 | 第39-55页 |
| ·研究区构造格局 | 第39-42页 |
| ·断裂基本特征 | 第42-49页 |
| ·NE向成功坳断裂 | 第42-45页 |
| ·NEE向黄溪断裂 | 第45-48页 |
| ·NNW向断裂蚀变带 | 第48-49页 |
| ·应力分析 | 第49-50页 |
| ·节理统计 | 第49-50页 |
| ·主应力分析 | 第50页 |
| ·构造演化特征 | 第50-55页 |
| ·印支期构造活动特征 | 第51-53页 |
| ·燕山期构造活动特征 | 第53-55页 |
| 5 构造与铀成矿的关系 | 第55-65页 |
| ·断裂性质与铀成矿 | 第55-58页 |
| ·构造岩物质组分迁移特征与铀成矿 | 第58-62页 |
| ·成功坳断裂带物质组分迁移特征 | 第59-60页 |
| ·黄溪断裂带物质组分迁移特征 | 第60-62页 |
| ·断裂活动时序与铀成矿 | 第62-65页 |
| 6 成矿有利地段预测 | 第65-69页 |
| 7 结论 | 第69-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 致谢 | 第76-78页 |
| 附录 | 第78-86页 |
| 个人简历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