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各种防治方法论文--生物防治论文

防控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病芽胞杆菌筛选及生防机制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3页
   ·禾谷孢囊线虫病发生概况第9-10页
   ·禾谷孢囊线虫的寄主及危害特征第10-11页
   ·禾谷孢囊线虫病病原第11页
   ·禾谷孢囊线虫侵染循环第11-12页
   ·禾谷孢囊线虫卵的孵化第12页
   ·禾谷孢囊线虫病发生规律及传播途径第12-13页
   ·禾谷孢囊线虫致病类型第13-14页
   ·禾谷孢囊线虫抗性基因研究第14页
   ·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病的防治第14-20页
     ·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第14-15页
     ·农业措施第15-16页
     ·化学防治第16页
     ·植物寄生线虫生物防治第16-17页
     ·线虫生防细菌及生防机制第17-19页
     ·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病生物防治第19-20页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0-21页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1-23页
  1 研究内容第21-22页
  2 技术路线第22-23页
第二章 防治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病芽胞杆菌的筛选第23-36页
   ·材料第23-24页
     ·培养基第23页
     ·禾谷孢囊线虫第23页
     ·小麦第23页
     ·生防菌剂第23页
     ·供试对照药剂第23-24页
     ·土壤第24页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第24页
   ·方法第24-27页
     ·样品采集和芽胞杆菌菌株分离保存第24页
     ·小麦禾谷孢囊线虫二龄幼虫(J2)的获得第24-25页
     ·室内条件下芽胞杆菌发酵液对小麦禾谷孢囊线虫J2活性影响第25页
     ·温室盆栽条件下芽胞杆菌对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病的防治效果第25-26页
     ·田间条件下芽胞杆菌发酵液对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病的防治第26-27页
   ·结果与分析第27-35页
     ·小麦根内和根际芽胞杆菌分离第27-28页
     ·大量小麦禾谷孢囊线虫孢囊、卵和2龄幼虫的获得第28-29页
     ·菌株发酵液对小麦禾谷孢囊线虫J2活性影响第29-30页
     ·温室盆栽防治效果和促生作用第30-33页
     ·田间条件下芽胞杆菌对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病的防治效果第33-35页
 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菌株鉴定第36-42页
   ·材料第36-37页
     ·菌株和引物第36页
     ·培养基第36页
     ·试剂及实验溶液配制第36-37页
     ·仪器第37页
   ·方法第37-40页
     ·Biolog鉴定第37页
     ·基因组DNA的提取第37-38页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38页
     ·热激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第38-39页
     ·质粒DNA的提取第39页
     ·16S rDNA序列分析第39-40页
   ·结果与分析第40-41页
     ·菌株B202基本生物学特性第40页
     ·Biolog鉴定第40-41页
     ·细菌16S r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第41页
 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生防芽胞杆菌B202生防机制研究第42-71页
   ·材料第42-44页
     ·供试菌株第42页
     ·培养基第42-43页
     ·抗生素第43页
     ·实验所用PCR引物第43页
     ·主要仪器和有机溶剂第43-44页
   ·方法第44-52页
     ·小麦根际促生菌株B202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第44-45页
     ·生防相关物质的检测第45-46页
     ·生防菌株B202在小麦根际土壤定殖能力的测定第46-47页
     ·DGGE分析菌株B202对田间小麦根际土壤生物群落的影响第47-50页
     ·生防菌株B202杀线活性物质分离与鉴定第50-52页
   ·结果第52-70页
     ·小麦根际促生菌株B202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第52-54页
     ·生防相关物质的检测结果第54页
     ·生防菌B202定殖能力的测定第54-55页
     ·DGGE分析生防菌对土壤中的生物群落的影响第55-61页
     ·生防菌株B202杀线活性物质分离与鉴定第61-70页
 小结第70-71页
第五章 结论和讨论第71-74页
   ·结论第71-72页
   ·讨论第72-74页
     ·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生防菌株的筛选与鉴定第72页
     ·生防菌株的生防机制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83页
附录第83-84页
致谢第84-85页
作者简历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播娘蒿对苯磺隆抗性水平差异机理研究
下一篇:苹果果面结构与轮纹病抗病性关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