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英文缩略词 | 第8-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立题依据 | 第10-21页 |
1 红芪的研究进展 | 第10-14页 |
·红芪药用历史及品种资源 | 第10页 |
·红芪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红芪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2 酶解技术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现状 | 第14-15页 |
3 超滤技术在中药纯化中的应用现状 | 第15-17页 |
4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膜分离预测中的应用现状 | 第17-19页 |
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9-20页 |
6 创新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红芪酶解提取模型的研究 | 第21-28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21页 |
2 红芪中主要活性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 第21-24页 |
·总多糖含量测定方法 | 第21页 |
·总皂苷含量测定方法 | 第21-22页 |
·芒柄花素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22-24页 |
3 红芪中主要活性成分酶解提取工艺的优化 | 第24-28页 |
第三章 超滤过程中活性成分转移情况及相关模型的建立 | 第28-43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28页 |
2 临界通量和临界压力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28-34页 |
3 成分转移率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34-40页 |
·收集不同超滤条件下的实验数据 | 第34-36页 |
·总多糖转移率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36-37页 |
·总皂苷转移率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37-39页 |
·芒柄花素转移率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39-40页 |
4 模型的适用性考察 | 第40-41页 |
·黄芪超滤临界通量测定及预测值计算 | 第41页 |
·黄芪成分转移率测定及预测值计算 | 第41页 |
5 超滤膜清洗条件的考察 | 第41-43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