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煤矿瓦斯地质与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矿井概况 | 第14-26页 | 
| ·交通位置及隶属关系 | 第14-15页 | 
| ·井型、开拓方式及生产能力 | 第15-16页 | 
| ·井型及储量 | 第15-16页 | 
| ·开拓方式、主采煤层、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 | 第16页 | 
| ·煤层 | 第16-17页 | 
| ·瓦斯等级鉴定情况 | 第17-19页 | 
| ·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情况 | 第18页 | 
| ·临近矿井煤与瓦斯突出 | 第18页 | 
| ·实测瓦斯资料 | 第18-19页 | 
| ·煤质特征 | 第19-20页 | 
| ·物理性质 | 第19页 | 
| ·化学性质 | 第19页 | 
| ·煤的牌号 | 第19-20页 | 
| ·煤的工业用途评价 | 第20页 | 
| ·煤层自燃和爆炸性鉴定 | 第20页 | 
| ·岩浆岩 | 第20页 | 
| ·水文地质特征 | 第20-25页 | 
| ·含隔水层及其富水性 | 第20-21页 | 
| ·地表水及地下水动态变化 | 第21-22页 | 
| ·断层富水性 | 第22页 | 
| ·矿井涌水量的相关因素及规律 | 第22页 | 
| ·矿床充水因素分析 | 第22-24页 | 
| ·矿井涌水量 | 第24-25页 | 
|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分类 | 第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地质构造及控制特征 | 第26-32页 | 
| ·矿区地质构造演化及分布特征 | 第26-27页 | 
| ·井田地质构造及分布特征 | 第27-28页 | 
| ·构造煤发育及分布特征 | 第28页 | 
| ·地质构造对瓦斯赋存的控制 | 第28-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2页 | 
| 第四章 矿井瓦斯地质规律 | 第32-40页 | 
| ·断层、褶皱构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 第32页 | 
| ·断层 | 第32页 | 
| ·褶皱 | 第32页 | 
| ·顶底板岩性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 第32-33页 | 
| ·岩浆岩分布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 第33页 | 
| ·煤层埋深及上覆基岩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 第33-37页 | 
| ·岩溶陷落柱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 第37页 | 
| ·水文地质条件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 第37页 | 
| ·瓦斯含量分布及预测研究 | 第37-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 第五章 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 | 第40-46页 | 
| ·矿井瓦斯涌出资料统计及分析 | 第40-41页 | 
| ·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 | 第41-45页 | 
| ·预测方法 | 第41-42页 | 
| ·预测依据 | 第42页 | 
| ·预测计算 | 第42-44页 | 
| ·回采面瓦斯涌出预测结果 | 第44-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六章 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 第46-52页 | 
| ·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参数测定及统计 | 第46-47页 | 
| ·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影响因素分析 | 第47-49页 | 
| ·地质构造 | 第47页 | 
| ·煤体结构破坏 | 第47-48页 | 
| ·瓦斯含量和压力 | 第48-49页 | 
| ·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 第49-51页 | 
| ·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方法 | 第49-50页 | 
| ·瓦斯风化带 | 第50-51页 | 
| ·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结果 | 第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七章 张维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及效果检验 | 第52-67页 | 
| ·区域防突措施 | 第52-59页 | 
| ·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 第52-53页 | 
| ·区域防突措施 | 第53-58页 | 
| ·区域措施效果检验 | 第58-59页 | 
| ·区域验证 | 第59页 | 
| ·局部防突措施 | 第59-66页 | 
| ·突出危险性预测 | 第59-61页 | 
| ·局部防突措施 | 第61-63页 | 
| ·局部防突措施效果检验 | 第63-65页 | 
| ·安全防护措施 | 第65-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第八章 结论 | 第67-69页 | 
| ·结论 | 第67页 | 
| ·展望 | 第67-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