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5-18页 |
第2章 激光传输变换理论与模型 | 第18-42页 |
·激光传输变换理论 | 第18-29页 |
·激光传输变换计算模型 | 第29-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3章 激光通过光学系统的焦移及光束质量退化 | 第42-83页 |
·高斯光束理论 | 第42-48页 |
·光束质量评价标准 | 第48-50页 |
·高斯光束通过光学系统的焦移及光束质量退化 | 第50-64页 |
·厄米-高斯光束通过光学系统的焦移及光束质量退化 | 第64-77页 |
·高斯光束通过光阑透镜分离系统的焦移与光束质量退化实验 | 第77-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4章 湍流大气中的激光光束质量退化 | 第83-108页 |
·大气湍流概述 | 第83-87页 |
·湍流大气中激光光束传输理论 | 第87-93页 |
·自由空间中激光光束的传播 | 第93-99页 |
·激光光束通过湍流大气的光束质量退化 | 第99-107页 |
·本章小结 | 第107-108页 |
第5章 基于光束质量性能评价函数的相位修正 | 第108-128页 |
·波前描述方法 | 第108-111页 |
·相位恢复 | 第111-118页 |
·基于相位恢复技术的相位修正 | 第118-122页 |
·基于光束质量性能评价函数的相位修正系统搭建 | 第122-126页 |
·本章小结 | 第126-128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28-131页 |
·论文总结 | 第128-130页 |
·研究展望 | 第130-131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141页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第141-142页 |
指导教师及作者简介 | 第142-143页 |
致谢 | 第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