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白光LED的发展 | 第10-13页 |
·近紫外LED用红色荧光粉 | 第13-17页 |
·钒酸盐体系 | 第14-15页 |
·硼酸盐体系 | 第15-16页 |
·磷酸盐体系 | 第16页 |
·钨/钼酸盐及其它体系 | 第16-17页 |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实验原料、设备及方法 | 第19-24页 |
·实验原料与设备 | 第19页 |
·实验工艺流程 | 第19-22页 |
·Sc_(1-x)VO_4:Eu~(3+)_x荧光粉制备 | 第21页 |
·Sc_(0.93-x)Ln_xVO_4:Eu~(3+)_(0.07)(Ln=Y, La, Gd, Lu)荧光粉制备 | 第21页 |
·Sc_(0.73-x)Y_(0.2)VO_4:Eu~(3+)_(0.07),Bi~(3+)_x荧光粉制备 | 第21页 |
·Sc_(0.73)Y_(0.2)(M,VO_4):Eu~(3+)_(0.07)(M=BO_3~(3-), PO_4~(3-))荧光粉制备 | 第21-22页 |
·实验分析测试 | 第22-24页 |
第三章 Sc_(0.93-x)Ln_xVO_4:Eu~(3+)_(0.07)(Ln=Y, La, Gd, Lu)荧光粉的制备和发光性能研究 | 第24-35页 |
·ScVO_4:Eu~(3+)荧光粉的合成和光学性能研究 | 第24-27页 |
·ScVO_4:Eu~(3+)的物相表征 | 第24-25页 |
·ScVO_4:Eu~(3+)的荧光光谱 | 第25页 |
·ScVO_4:Eu~(3+)中最佳Eu~(3+)掺杂浓度的确定 | 第25-26页 |
·ScVO_4:Eu~(3+)的色坐标 | 第26-27页 |
·Sc_(0.93-x)Ln_xVO_4:Eu~(3+)_(0.07)(Ln=Y, La, Gd, Lu)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 第27-34页 |
·Sc_(0.93-x)Ln_xVO_4:Eu~(3+)_(0.07)(Ln=Y, La, Gd, Lu)荧光粉的晶体结构 | 第28-29页 |
·Sc_(0.93-x)Ln_xVO_4:Eu~(3+)_(0.07)(Ln=Y, La, Gd, Lu)粉体的颗粒形貌 | 第29页 |
·Sc_(0.93-x)Ln_xVO_4:Eu~(3+)_(0.07)(Ln=Y, La, Gd, Lu)荧光粉的荧光光谱 | 第29-32页 |
·Sc_(0.93-x)Ln_xVO_4:Eu~(3+)_(0.07)(Ln=Y, La, Gd, Lu)荧光粉的量子效率及热猝灭性能 | 第32-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阳离子掺杂、阴离子替换对Sc_(0.73)Y_(0.2)VO_4:Eu~(3+)_(0.07)荧光粉结构及发光性能的影响 | 第35-53页 |
·Bi3+掺杂对Sc_(0.73)Y_(0.2)VO_4:Eu~(3+)_(0.07)荧光粉的结构及光学性能的影响 | 第35-40页 |
·Sc_(0.73-x)Y_(0.2)VO_4:Eu~(3+)_(0.07),Bi~(3+)_x荧光粉的物相结构 | 第35-36页 |
·Sc_(0.73-x)Y_(0.2)VO_4:Eu~(3+)_(0.07),Bi~(3+)_x粉体的颗粒形貌 | 第36-37页 |
·Bi3+掺杂对Sc_(0.73)Y_(0.2)VO_4:Eu~(3+)_(0.07)荧光粉光学性能的影响 | 第37-39页 |
·Bi3+掺杂对Sc_(0.73)Y_(0.2)VO_4:Eu~(3+)_(0.07)荧光粉量子效率及热猝灭性能的影响 | 第39-40页 |
·BO_3~(3-)离子替位对Sc_(0.73)Y_(0.2)VO_4:Eu~(3+)_(0.07)荧光粉的结构和荧光性能的影响 | 第40-45页 |
·Sc_(0.73)Y_(0.2)(V1-xBx)O4-x:Eu~(3+)_(0.07)荧光粉的晶体结构 | 第40-41页 |
·Sc_(0.73)Y_(0.2)(V1-xBx)O4-x: Eu~(3+)_(0.07)粉体的颗粒形貌 | 第41-42页 |
·n(V/B)对Sc_(0.73)Y_(0.2)(V1-xBx)O4-x:Eu~(3+)_(0.07)荧光粉荧光性能的影响 | 第42-44页 |
·n(V/B)对Sc_(0.73)Y_(0.2)(V1-xBx)O4-x:Eu~(3+)0.荧光粉量子效率及热猝灭性能的影响 | 第44-45页 |
·PO_4~(3-)离子替位对Sc_(0.73)Y_(0.2)VO_4:Eu~(3+)_(0.07)荧光粉的结构与发光性能的影响 | 第45-51页 |
·Sc_(0.73)Y_(0.2)(V1-xPx)O4:Eu~(3+)_(0.07)荧光粉的结构表征 | 第45-46页 |
·Sc_(0.73)Y_(0.2)(V1-xPx)O4:Eu~(3+)_(0.07)粉体的形貌分析 | 第46-47页 |
·n(V/P)对Sc_(0.73)Y_(0.2)(V1-xPx)O4:Eu~(3+)_(0.07)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 | 第47-50页 |
·n(V/P)对Sc_(0.73)Y_(0.2)(V1-xPx)O4:Eu~(3+)_(0.07)荧光粉量子效率及热猝灭性能的影响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3-56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