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1页 |
1 前言 | 第11-33页 |
·狂犬病概述 | 第11-13页 |
·我国狂犬病流行现状 | 第11-13页 |
·狂犬病病毒分子生物学特征 | 第13-20页 |
·RV 分类 | 第13页 |
·RV 的形态结构 | 第13-14页 |
·RV 的生物合成 | 第14-15页 |
·RV 的血清型 | 第15页 |
·RV 基因组结构与功能 | 第15-16页 |
·RV 的结构蛋白与功能 | 第16-20页 |
·狂犬病疫苗的研究进展 | 第20-26页 |
·灭活疫苗 | 第20-22页 |
·减毒活疫苗 | 第22页 |
·基因工程疫苗 | 第22-25页 |
·重组活载体疫苗 | 第25-26页 |
·反向遗传操作系统概述 | 第26-30页 |
·反向遗传操作系统 | 第26-27页 |
·负链RNA 病毒反向遗传操作系统 | 第27-28页 |
·负链RNA 病毒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应用研究 | 第28-30页 |
·新城疫病毒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研究进展 | 第30-33页 |
·新城疫病毒反向遗传操作系统概述 | 第30-31页 |
·成功表达外源基因的重组新城疫病毒 | 第31-32页 |
·表达RVG 的重组新城疫病毒 | 第32-3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3-44页 |
·材料 | 第33-34页 |
·病毒株、细胞、重组质粒及鸡胚 | 第33页 |
·主要试剂 | 第33页 |
·主要仪器和耗材 | 第33-34页 |
·试验动物 | 第34页 |
·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34页 |
·方法 | 第34-44页 |
·病毒基因组的提取、反转录和PCR 扩增 | 第34-35页 |
·目的DNA 片段与质粒载体的连接反应 | 第35页 |
·连接产物的转化 | 第35-36页 |
·阳性质粒的鉴定 | 第36页 |
·表达RVG 重组NDV 基因组全长cDNA 的构建 | 第36-39页 |
·表达RVG 重组病毒的拯救 | 第39-40页 |
·重组病毒rL-RVG 的鉴定 | 第40-41页 |
·重组病毒rL-RVG 的致病性试验 | 第41-42页 |
·重组病毒rL-RVG 生长动力学比较研究 | 第42页 |
·重组病毒rL-RVG 对小鼠的安全性试验 | 第42页 |
·重组病毒rL-RVG 对小鼠的免疫试验 | 第42页 |
·重组病毒rL-RVG 免疫小鼠对GX/09 街毒的攻毒保护试验 | 第42-43页 |
·重组病毒rL-RVG 对比格犬的免疫试验及中和抗体水平的监测 | 第43-4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4-54页 |
·RVG 基因的PCR 扩增结果 | 第44页 |
·pBRN-R-RVG 的酶切及PCR 鉴定结果 | 第44页 |
·重组病毒rL-RVG 的RT-PCR 鉴定 | 第44-46页 |
·重组病毒rL-RVG 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 第46页 |
·Western-blot 检测重组病毒RVG 的表达 | 第46-47页 |
·重组病毒rL-RVG 的遗传稳定性 | 第47-48页 |
·重组病毒rL-RVG 的致病性试验 | 第48-49页 |
·重组病毒rL-RVG 鸡胚生长动力学 | 第49页 |
·重组病毒rL-RVG 对小鼠的安全性评估 | 第49-51页 |
·重组病毒rL-RVG 免疫小鼠的中和抗体检测试验 | 第51-52页 |
·重组病毒rL-RVG 免疫小鼠对RV GX/09 街毒的攻毒保护试验 | 第52页 |
·重组病毒rL-RVG 对比格犬免疫持续期抗体水平的监测 | 第52-54页 |
4 讨论 | 第54-56页 |
5 结论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