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绪论 | 第7-9页 |
第一章 “迎着墓地,肉体美丽”——生死同构的诗歌形态 | 第9-21页 |
第一节 哲学命题下的生死和诗人笔下的生死 | 第9-11页 |
第二节 两个“侍女”:孤独站立的生命和神秘躺卧的死亡 | 第11-21页 |
一、 生日与祭日:对厚重生命的感激与对圣洁死亡的敬畏 | 第12-16页 |
二、 清醒与怀疑:生命是孤独的,死亡是未知的 | 第16-21页 |
第二章 “何苦如此等待”——生死苦斗的动因追问 | 第21-40页 |
第一节 生命本能与死亡本能的搏斗 | 第21-29页 |
一、 生命本能之爱和欲望激发的生命诗意 | 第23-26页 |
二、 生存目的未能达成所引发的死亡本能之毁灭 | 第26-29页 |
第二节 “诗歌王子”的生存启示与死亡暗示 | 第29-36页 |
一、 生存启示:诗人的身份认同和诗歌的使命承担 | 第30-33页 |
二、 死亡暗示:诗人之死与诗歌的不朽 | 第33-36页 |
第三节 诗歌时代和诗人心灵:从激情到疲惫 | 第36-40页 |
第三章 续写“半截的诗”——生死之诗的精神启迪 | 第40-49页 |
第一节 生该如何:“你相信什么”和“你会怎样生活” | 第40-44页 |
第二节 “坟墓后面的光辉”——作为另一种存在方式的死亡 | 第44-46页 |
第三节 对海子生死之诗的其他思考 | 第46-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注释 | 第50-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本人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科研论文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