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塔—甘泉地区长4+5、长6储层测井评价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目的和意义 | 第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8页 |
·题目来源 | 第8页 |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 第8-10页 |
·研究内容 | 第8-9页 |
·技术路线 | 第9-10页 |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第10-11页 |
·主要成果 | 第10页 |
·创新点 | 第10-11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1-14页 |
·研究区地理位置 | 第11页 |
·研究区构造位置及区域地质简况 | 第11-12页 |
·勘探开发历史 | 第12-14页 |
第三章 测井地层划分及对比 | 第14-29页 |
·地层层序 | 第14-15页 |
·测井地层划分与对比 | 第15-29页 |
·精细地层划分对比的依据与原则 | 第16-28页 |
·单井地层划分 | 第28页 |
·精细连井闭合对比 | 第28-29页 |
第四章 测井资料编辑与归一化 | 第29-35页 |
·测井系列及评价 | 第29-30页 |
·测井系列 | 第29页 |
·测井数据编辑与深度匹配 | 第29-30页 |
·测井资料标准化 | 第30-35页 |
·关键井及标准层选取 | 第30-32页 |
·测井资料标准化 | 第32-35页 |
第五章 区域储层特征 | 第35-45页 |
·岩石学特征 | 第35-36页 |
·孔隙结构特征 | 第36-39页 |
·物性特征 | 第39-41页 |
·储层敏感性 | 第41-43页 |
·储层渗流特征 | 第43-44页 |
·储层流体特征 | 第44-45页 |
第六章 区域储层测井评价 | 第45-62页 |
·储层“四性”关系 | 第45-50页 |
·岩性与物性关系 | 第45-46页 |
·岩性与含油性关系 | 第46页 |
·物性与含油性关系 | 第46页 |
·岩性、物性、含油性和测井响应的关系 | 第46-50页 |
·储层参数解释模板 | 第50-55页 |
·泥质含量 | 第50-51页 |
·孔隙度测井解释模型 | 第51-52页 |
·渗透率计算模型 | 第52-53页 |
·含油饱和度求解 | 第53-55页 |
·油水干层定性识别 | 第55-57页 |
·曲线形态法识别油气层 | 第55-56页 |
·曲线重叠法识别油气层 | 第56-57页 |
·油水干层定量评价 | 第57-62页 |
·岩性标准 | 第57页 |
·含油产状 | 第57页 |
·物性下限 | 第57-59页 |
·有效层测井解释参数下限标准 | 第59-62页 |
第七章 结论及认识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