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6页 |
·放射治疗的背景 | 第8页 |
·放射治疗的历史 | 第8-9页 |
·放射物理和生物学基础 | 第9-13页 |
·放射生物学中辐射的类型 | 第9页 |
·细胞周期和细胞死亡 | 第9-10页 |
·细胞的照射 | 第10-11页 |
·细胞存活曲线 | 第11-12页 |
·正常和肿瘤细胞:治疗比 | 第12-13页 |
·放射治疗现状和发展方向 | 第13-15页 |
·放射治疗现状 | 第13-14页 |
·放疗发展方向 | 第14-15页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5-16页 |
第2章 乳腺癌放疗 | 第16-19页 |
·常规乳腺癌放疗 | 第16-17页 |
·乳腺癌调强放疗特点 | 第17页 |
·调强放疗在乳腺癌放疗中的优势 | 第17-19页 |
第3章 左心室和心脏前壁作为调强计划的危及器官 | 第19-23页 |
·乳腺癌术后放疗的预测因素 | 第19-20页 |
·乳腺癌的放射相关性心脏病并发症 | 第20-21页 |
·左心室和心脏前壁作为危及器官 | 第21-23页 |
第4章 研究材料和方法 | 第23-37页 |
·患者选取 | 第23页 |
·靶区定义 | 第23-24页 |
·危及器官定义 | 第24-25页 |
·计划设定 | 第25-37页 |
·Ecilpse计划系统介绍 | 第25-31页 |
·AAA算法介绍 | 第31-34页 |
·计划设定 | 第34-37页 |
第5章 结果和讨论 | 第37-74页 |
·TF计划与IMRT计划比较 | 第37-49页 |
·PTV的剂量分布 | 第37-38页 |
·心脏的剂量变化 | 第38-41页 |
·AMT剂量比较 | 第41-46页 |
·LV剂量比较 | 第46-47页 |
·左肺剂量比较 | 第47页 |
·右肺和右乳剂量 | 第47-49页 |
·小结 | 第49页 |
·IMRT(H)计划与IMRT(H+LV and/or AMT)计划比较 | 第49-52页 |
·PTV的剂量分布 | 第49页 |
·心脏剂量变化 | 第49-50页 |
·AMT剂量比较 | 第50-51页 |
·LV剂量比较 | 第51-52页 |
·左肺、右肺和右肺剂量比较 | 第52页 |
·小结 | 第52页 |
·AMT或/和LV替代心脏作为OAR在逆向IMRT中的剂量比较 | 第52-66页 |
·PTV的剂量比较 | 第52-53页 |
·心脏的DVH参数的变化 | 第53-56页 |
·AMT的DVH参数的变化 | 第56-59页 |
·LV的DVH参数的变化 | 第59-62页 |
·左肺的DVH参数的变化 | 第62-64页 |
·右肺和右乳的DVH参数改变 | 第64-66页 |
·小结 | 第66页 |
·IMRT(AMT)计划和IMRT(H+LV)计划的剂量比较 | 第66-73页 |
·PTV的剂量分布 | 第66-67页 |
·AMT剂量体积参数 | 第67-68页 |
·LV剂量体积参数 | 第68-70页 |
·心脏、左肺剂量体积参数 | 第70-71页 |
·右肺和右乳剂量变化的比较 | 第71-72页 |
·小结 | 第72-73页 |
·研究结果小结 | 第73-74页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致谢 | 第78-80页 |
个人简历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