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3页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10-11页 |
(一) 选题的缘由 | 第10-11页 |
(二) 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概述 | 第11-13页 |
第二章 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特点 | 第13-23页 |
一、高职、高职生的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 第14-23页 |
(一) 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 | 第14-15页 |
(二) 高职大学生思想方面的不足 | 第15-18页 |
(三) 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 第18-20页 |
(四) 研究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意义 | 第20-23页 |
第三章 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及原因分析 | 第23-32页 |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涵义 | 第23-26页 |
(一) 实效和实效性 | 第23-24页 |
(二) 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涵义 | 第24页 |
(三) 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特点 | 第24-26页 |
二、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表现 | 第26-27页 |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27-28页 |
四、影响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原因分析 | 第28-32页 |
(一) 学生自身原因 | 第29页 |
(二) 家庭环境影响 | 第29-30页 |
(三) 学校教育不足 | 第30-31页 |
(四) 社会环境影响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原则及途径 | 第32-42页 |
一、增强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原则 | 第32-35页 |
(一) 坚持遵循高职学生思想认知规律的原则 | 第32页 |
(二)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 第32-33页 |
(三) 坚持尊重学生的原则 | 第33页 |
(四) 坚持教育主体性的原则 | 第33-34页 |
(五) 坚持实践育人的原则 | 第34页 |
(六) 坚持发展创新的原则 | 第34-35页 |
二、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 | 第35-42页 |
(一) 科学认识高职院校大学生特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 第35-36页 |
(二) 合理选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增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适应性 | 第36-37页 |
(三) 逐步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灵活性 | 第37-38页 |
(四) 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 第38-39页 |
(五)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前瞻性 | 第39-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个人简介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