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冒充军警人员抢劫问题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引言第8-10页
1 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内涵第10-16页
   ·"军警人员"的范围第10页
   ·“冒充”的特征第10-16页
     ·“冒充”必须达到使普通人相信的程度第11-12页
     ·“冒充”的目的必须是为了"抢劫"第12-13页
     ·“冒充”必须是在抢劫行为实行时第13-14页
     ·“冒充”应包含"以此充彼"之情形第14-16页
2 冒充军警人员抢劫与近似犯罪的界限第16-20页
   ·此类抢劫与招摇撞骗罪的界限第16-18页
   ·此类抢劫与敲诈勒索罪的界限第18-20页
3 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未遂问题第20-26页
   ·抢劫加重犯有无未遂形态第20-23页
     ·抢劫罪既遂与未遂的区分标准第20-21页
     ·抢劫加重犯应存在未遂状态第21-23页
     ·冒充军警人员抢劫未遂的认定第23页
   ·抢劫加重犯未遂的处罚第23-26页
     ·未遂犯的处罚原则第23-24页
     ·抢劫加重犯未遂应比照基本犯处罚第24-26页
4 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共犯问题第26-31页
   ·冒充军警人员抢劫是否属于身份犯问题第26-28页
     ·“身份”的基本概念和特征第26-27页
     ·“冒充军警人员抢劫”不属于身份犯第27-28页
   ·共同抢劫中部分人“冒充”问题第28-31页
     ·有预谋的共同抢劫之冒充问题第28-29页
     ·无预谋的共同抢劫之冒充问题第29-31页
5 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立法检讨第31-43页
   ·国外关于加重抢劫罪的立法概况第31页
   ·我国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立法缺失第31-39页
     ·“冒充军警人员抢劫”法定刑设置过重第32-35页
     ·立法对"军警人员抢劫"评价过轻第35-39页
   ·立法缺失之原因分析第39-41页
   ·立法完善建议第41-43页
结论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5页
致谢第45-46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法拘禁罪疑难问题研究
下一篇:渎职犯罪危害结果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