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信用担保机制创新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7-13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7-8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8页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方法 | 第8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8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8页 |
第三节 重要概念的界定 | 第8-11页 |
一、小微企业的内涵与划分 | 第8-11页 |
二、信用担保的概念与特征 | 第11页 |
第四节 本文的结构及内容安排 | 第11-13页 |
第二章 信用担保机制的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3-20页 |
第一节 信用担保机制的理论基础 | 第13-16页 |
一、风险转嫁理论 | 第13页 |
二、信贷配给理论 | 第13-15页 |
三、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博弈模型 | 第15-16页 |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小微企业信用担保机制的文献综述 | 第16-20页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第16-18页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第18-19页 |
三、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第19-20页 |
第三章 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现状与成因 | 第20-25页 |
第一节 小微企业的融资难现状 | 第20-22页 |
一、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 第20-21页 |
二、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 第21-22页 |
三、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 第22页 |
第二节 小微企业的融资难成因 | 第22-25页 |
一、小微企业先天缺陷 | 第22-23页 |
二、商业银行“嫌贫爱富” | 第23-24页 |
三、产权与信用建设薄弱 | 第24-25页 |
第四章 小微企业信用担保机制的国际比较 | 第25-32页 |
第一节 日本经验:双重信用保证模式 | 第25-27页 |
第二节 韩国经验:信用担保基金模式 | 第27-28页 |
第三节 美国经验:SBA贷款担保模式 | 第28-30页 |
第四节 经验比较 | 第30-32页 |
第五章 我国小微企业信用担保运作模式 | 第32-40页 |
第一节 我国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现状 | 第32-35页 |
第二节 我国小微企业信用担保运作模式 | 第35-37页 |
一、政策性担保 | 第35页 |
二、商业性担保 | 第35-36页 |
三、互助性担保 | 第36-37页 |
第三节 现行信用担保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37-40页 |
第六章 我国小微企业信用担保机制创新路径 | 第40-49页 |
第一节 创新信用担保机制的理论基础 | 第40页 |
第二节 搭建省级小微金融担保平台 | 第40-44页 |
一、担保平台组织体系 | 第40页 |
二、多方制衡运作机制 | 第40-43页 |
三、担保盈利模式创新 | 第43-44页 |
第三节 构建小微信用评级指标体系 | 第44-47页 |
一、定性指标设置 | 第44-45页 |
二、定量指标设置 | 第45-47页 |
三、评级分值与担保比例 | 第47页 |
第四节 风险补偿机制 | 第47-49页 |
一、风险准备金 | 第47页 |
二、担保投资 | 第47-48页 |
三、反担保与再担保 | 第48-49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第49-51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49页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后记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