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针叶树类论文--松论文--马尾松论文

不同马尾松人工林根系生物量及空间分布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1页
1 绪论第11-21页
   ·引言第11-12页
   ·课题来源第12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2-20页
     ·植物根系研究进展第12-13页
     ·根系研究方法第13-14页
     ·根系空间分布研究第14-15页
     ·根系空间分布与土壤理化性质研究第15-16页
     ·马尾松根系研究进展第16-20页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20-21页
     ·问题的提出第20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0-21页
2 研究区域概况第21-22页
   ·试验地概况第21页
   ·植被条件第21-22页
3 研究方法第22-27页
   ·试验设计第22-23页
   ·调查因子与方法第23-26页
     ·每木检尺第23页
     ·林下植被第23页
     ·森林土壤第23-24页
     ·根系取样第24-25页
     ·数据处理第25-26页
   ·技术路线第26-27页
4 结果与分析第27-46页
   ·不同林分密度根系生物量与空间分布第27-36页
     ·不同林分密度根系生物量第27-30页
       ·根系与地上部分生物量第27-29页
       ·不同径级根系生物量第29-30页
     ·不同林分密度马尾松平均标准木的根系空间分布特征第30-34页
       ·水平分布格局第30-33页
       ·垂直分布格局第33-34页
     ·不同林分密度马尾松人工林林分行间根系生物量垂直分布第34-36页
   ·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根系生物量与空间分布第36-45页
     ·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根系生物量第36-38页
       ·根系与地上部分生物量第36-37页
       ·不同径级根系生物量第37-38页
     ·不同林龄马尾松平均标准木根系空间分布第38-42页
       ·水平分布格局第38-40页
       ·垂直分布格局第40-42页
     ·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林分行间根系生物量垂直分布第42-45页
       ·马尾松人工林幼龄林林分行间根系生物量垂直分布第42-43页
       ·马尾松人工林中龄林林分行间根系生物量垂直分布第43页
       ·马尾松人工林近熟林林分行间根系生物量垂直分布第43-45页
   ·中龄林林分行间根系空间分布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研究第45-46页
5 结论与讨论第46-51页
   ·不同群落类型马尾松的根系生物量与地上部分各器官生物量差异显著第46-47页
   ·不同群落类型马尾松平均标准木根系空间分布规律性明显第47-49页
     ·水平分布格局第47-48页
     ·垂直分布格局第48-49页
   ·不同群落类型马尾松林分行间根系生物量垂直分布差异性显著第49-50页
   ·马尾松人工林林分行间根系分布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显著第50-51页
6 建议与展望第51-52页
致谢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9页
附录 学习期间论文发表、参加科研项目情况和附图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十四元瓜环的分离及其超分子自组装体的研究
下一篇:鸭 MyoD1、SCD1、DRD1 基因变异对肉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遗传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