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有害植物及其清除论文

两组入侵植物与其近缘种解剖特征的生态适应性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8-16页
   ·外来植物入侵概述第8-10页
     ·外来植物入侵第8页
     ·外来植物入侵现状第8-9页
     ·外来植物入侵的危害第9-10页
   ·外来植物入侵研究进展第10-13页
     ·外来植物入侵机制第10-11页
     ·外来植物入侵的生物学基础第11页
     ·外来植物入侵的生态适应性第11-13页
   ·小花山桃草和刺苍耳研究概述第13-14页
     ·小花山桃草和刺苍耳简介第13页
     ·小花山桃草和刺苍耳研究进展第13-14页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4-16页
第2章 材料与方法第16-20页
   ·试验材料第16页
   ·试验方法第16-18页
     ·石蜡切片法第16-17页
     ·叶表皮制片法第17-18页
     ·比叶面积法第18页
     ·离析法第18页
   ·数据处理第18-20页
第3章 结果与分析第20-30页
   ·四种植物叶的结构特点第20-23页
     ·解剖结构第20-21页
     ·比叶面积第21-22页
     ·气孔结构特点第22-23页
   ·四种植物茎的结构特点第23-27页
     ·茎的解剖结构第23-25页
     ·导管结构特点第25-27页
   ·四种植物根的结构特点第27-30页
     ·小花山桃草与山桃草第28页
     ·刺苍耳与苍耳第28-30页
第4章 结论与讨论第30-36页
   ·结论第30-31页
     ·叶片结构特点第30页
     ·茎与根的结构特点第30-31页
   ·讨论第31-36页
     ·叶生态适应性分析第31-32页
     ·茎生态适应性分析第32-33页
     ·根生态适应性分析第33-34页
     ·分泌结构存在的意义第34-36页
参考文献第36-44页
符号表第44-45页
附图第45-54页
 图版I 四种植物叶片解剖特征第45-46页
 图版Ⅱ 四种植物气孔解剖特征第46-48页
 图版Ⅲ 四种植物茎解剖特征第48-50页
 图版Ⅳ 四种植物茎导管特征第50-52页
 图版Ⅴ 四种植物根解剖特征第52-54页
致谢第54-5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便携式谷物联合收割机清选系统试验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丛枝菌根真菌对温室西瓜幼苗生长及立枯病抗性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