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钢箱混凝土组合梁与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考虑粘结滑移效应的钢砼组合结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方钢管混凝土构件粘结滑移强度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考虑收缩徐变效应的钢砼组合结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18-2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8页 |
·主要拟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钢箱混凝土组合梁粘结滑移强度取值 | 第20-32页 |
·钢管混凝土滑移机理 | 第20页 |
·粘结滑移机理 | 第20页 |
·常用粘结强度释义 | 第20页 |
·不同规范粘结强度取值 | 第20-21页 |
·影响粘结强度的主要因素 | 第21-23页 |
·粘结滑移强度计算理论 | 第23-31页 |
·基于实验研究的经验公式 | 第23-27页 |
·短期荷载下粘结应力对构件应力的影响 | 第27-30页 |
·长期荷载下粘结应力对构件应力的影响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钢箱混凝土组合梁滑移效应理论分析 | 第32-48页 |
·考虑粘结滑移理论分析 | 第32-39页 |
·基本假定 | 第32页 |
·考虑粘结滑移效应的附加应力公式推导 | 第32-37页 |
·考虑粘结滑移作用组合梁挠度公式推导 | 第37-39页 |
·吊车梁算例分析 | 第39-43页 |
·SCB30 组合梁算例分析 | 第43-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四章 粘结滑移效应的有限元模拟 | 第48-64页 |
·引言 | 第48页 |
·模型的建立过程 | 第48-57页 |
·单元的选取 | 第48-50页 |
·粘结滑移本构关系模拟 | 第50-52页 |
·材料参数、分析控制选项的设置 | 第52-57页 |
·算例分析 | 第57-62页 |
·应力、挠度数值模拟数据对比 | 第57-61页 |
·实验、数值模拟与理论数据对比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五章 钢箱混凝土组合梁收缩徐变效应分析 | 第64-78页 |
·混凝土收缩应变的计算理论 | 第64-65页 |
·混凝土徐变系数的计算理论 | 第65-66页 |
·考虑收缩徐变计算理论 | 第66-68页 |
·分时步徐变叠加法 | 第66-67页 |
·龄期调整有效模量法 | 第67-68页 |
·混凝土收缩徐变理论公式推导 | 第68-72页 |
·基本假定 | 第68页 |
·方程的建立与理论挠度的推导 | 第68-71页 |
·考虑荷载长期效应的理论应力的推导 | 第71页 |
·考虑滑移效应、徐变效应的挠度及应力推导 | 第71-72页 |
·算例分析 | 第72-75页 |
·平截面假定下的荷载长期效应分析 | 第72-74页 |
·考虑滑移效应的荷载长期效应分析 | 第74-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8页 |
第六章 收缩徐变效应的有限元模拟 | 第78-90页 |
·引言 | 第78页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78-81页 |
·建模流程 | 第78-79页 |
·不同计算模式下徐变系数的计算 | 第79-80页 |
·不同计算模式下收缩应变的计算 | 第80-81页 |
·算例分析 | 第81-88页 |
·1000kN 工况不同计算模式的应力、挠度对比分析 | 第81-84页 |
·不同计算模式下应力、挠度与理论对比分析 | 第84-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0-94页 |
·主要结论 | 第90-91页 |
·展望 | 第91-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8页 |
致谢 | 第98-100页 |
附录A: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研究的科研项目 | 第100-101页 |
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 第100页 |
二. 参与研究的科研项目 | 第100-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