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2页 |
Contents | 第12-1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3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5-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文献综述 | 第17-20页 |
·国内外工业区域布局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国内外造船业区域布局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研究现状评述 | 第19-20页 |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20-22页 |
·论文的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2页 |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 第23-34页 |
·船舶产业链理论 | 第23-24页 |
·船舶行业产业链 | 第23页 |
·上游行业对船舶行业的影响 | 第23-24页 |
·下游行业对船舶行业的影响 | 第24页 |
·船舶产业集群理论 | 第24-27页 |
·产业集群 | 第24-25页 |
·产业集群的功能优势 | 第25-26页 |
·船舶产业集群理论 | 第26-27页 |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第27-30页 |
·产业生命周期 | 第27-30页 |
·船舶产业生命周期 | 第30页 |
·产能过剩理论 | 第30-32页 |
·产能过剩的定义 | 第30-31页 |
·造船业产能过剩的类型 | 第31-32页 |
·区域分工与区域合作理论 | 第32-33页 |
·区域分工的概念 | 第32页 |
·区域分工的经济性 | 第32页 |
·区域合作的概念 | 第32页 |
·区域合作的经济性 | 第32-33页 |
·区域分工与区域合作的关系 | 第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江苏省造船区域布局的现状 | 第34-45页 |
·江苏省造船区域内产业布局现状 | 第34-37页 |
·江苏造船产业集群化 | 第34-35页 |
·江苏区域内船舶产业分布 | 第35-36页 |
·江苏区域内船舶产业结构 | 第36-37页 |
·江苏省造船区域内产品结构布局现状 | 第37-40页 |
·江苏骨干船企的船舶产品结构 | 第37-38页 |
·江苏省各个造船地区的船舶产品结构 | 第38-40页 |
·江苏省造船区域内产能布局现状 | 第40-44页 |
·江苏省各个地区的造船业三大指标 | 第40-41页 |
·江苏省造船业生产能力 | 第41-43页 |
·江苏省造船业基础设施的分布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江苏省造船区域布局现状分析 | 第45-58页 |
·基于 Logistic 模型的江苏造船业生命周期判定 | 第45-49页 |
·江苏省造船业生命周期模型的构建 | 第45-47页 |
·模型的计算 | 第47-49页 |
·江苏造船业生命周期的判定 | 第49页 |
·江苏省造船区域布局现状下的产能分析 | 第49-57页 |
·DEA 理论介绍 | 第49-53页 |
·投入与产出指标的选取 | 第53-54页 |
·DEA 模型的数据处理与计算 | 第54-56页 |
·DEA 评价结果及分析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5章 江苏省造船区域布局现状存在的优势与问题 | 第58-61页 |
·江苏造船区域布局存在的优势 | 第58-59页 |
·造船区域人才的集聚优势 | 第58页 |
·船舶产业的集群化优势 | 第58页 |
·船舶企业的分布优势 | 第58-59页 |
·江苏造船区域布局存在的问题 | 第59-60页 |
·区域内产业布局缺乏统筹协调,重复建设现象明显 | 第59-60页 |
·区域内船舶产品结构差异化程度低 | 第60页 |
·区域内造船业产能过剩明显 | 第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6章 江苏省造船区域布局优化的基本思路 | 第61-72页 |
·江苏造船区域布局优化的目标 | 第61-62页 |
·江苏造船区域布局优化的总体框架 | 第62-67页 |
·产业布局优化的框架 | 第62-63页 |
·产品结构布局优化的框架 | 第63-66页 |
·产能布局优化的框架 | 第66-67页 |
·实现江苏造船区域布局优化的路径 | 第67-69页 |
·政府的角度 | 第67-68页 |
·社会力量的角度 | 第68页 |
·船舶企业的角度 | 第68-69页 |
·江苏造船业在长三角区域中的角色定位 | 第69-70页 |
·长三角造船区域布局的特征 | 第69-70页 |
·长三角造船区域布局战略 | 第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研究结论 | 第72-73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详细摘要 | 第81-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