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文教区规划论文

高校校园景观边缘空间差异性研究

致谢第1-4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前言第8-16页
   ·课题的缘起第8页
   ·研究背景第8-10页
     ·高等教育地位的提高第8-9页
     ·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第9页
     ·高校校园空间的社会化发展趋势第9页
     ·高校校园边缘空间的差异性第9-10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研究的目的第10页
     ·研究的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第11-13页
     ·高校校园规划的相关理论研究第11页
     ·城市设计的相关理论第11-12页
     ·高校校园景观边缘空间的相关理论第12-13页
   ·论文相关概念阐释第13-14页
     ·“高校校园”第13页
     ·“景观”第13页
     ·“边缘空间”第13-14页
   ·研究方法第14-15页
   ·论文框架第15-16页
第二章 高校边缘空间差异性的认知第16-23页
   ·对于高校边缘空间的界定第16页
   ·高校校园空间差异性产生的历史根源第16-18页
     ·欧美大学校园发展概况第16-17页
     ·中国大学校园发展概况第17-18页
   ·国内外大学校园空间模式的演变和校园景观边缘空间形态的转化第18-19页
     ·国外大学校园空间模式的演变第18页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模式的演变第18-19页
   ·高校校园景观边缘空间差异性产生的原因第19-20页
     ·内在因素第19页
     ·外在因素第19-20页
   ·高校校园景观边缘空间的功能差异性体现第20-21页
   ·高校校园景观边缘空间的特性差异性体现第21-23页
第三章 城市空间对于高校边缘空间差异性的影响第23-34页
   ·城市与高校的关系第23页
   ·城市空间与高校校园景观空间的互动模式第23-25页
     ·市区开放式第23-24页
     ·市区集中式第24页
     ·城郊接合处半开放式第24页
     ·郊区集中式第24-25页
   ·城市空间限定下的高校边缘空间形态类型第25-33页
     ·抗性形态第26-28页
     ·透性形态第28-30页
     ·渗性形态第30-32页
     ·融性形态第32-33页
   ·小结第33-34页
第四章 高校校园景观边缘空间的评价方法第34-36页
   ·高校校园景观边缘空间的价值分析第34页
   ·EELS 评价法第34-35页
     ·EELS 评价法的评价标准第34-35页
     ·EELS 评价法的具体步骤第35页
   ·小结第35-36页
第五章 国内外代表性高校景观边缘空间调研第36-68页
   ·案例选择依据第36-37页
   ·案例研究第37-66页
     ·萨尔福德大学(Salford University)第37-44页
     ·南京林业大学第44-51页
     ·华威大学(Warwick University)第51-60页
     ·南京大学仙林校区第60-66页
   ·案例分析第66-68页
第六章 结论第68-72页
   ·研究发现第68-69页
     ·高校校园区位与各项价值之间的关系第68页
     ·高校校园边缘空间开放程度与各项价值之间的关系第68页
     ·互动模式与高校校园边缘空间形态的关系第68-69页
   ·本次研究的局限性第69页
   ·高校校园景观边缘空间的优化建议第69-72页
     ·对位于城市市区高校的建议第69-70页
     ·对位于远郊高校的建议第70-7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传统商业步行街景观地域性设计研究
下一篇:直埋夹套管抗压强度和轴向滑动试验装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