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无线电中继通信、微波通信论文

基于无线局域网的入侵检测技术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无线局域网发展现状第10-11页
     ·无线局域网入侵检测发展现状第11-13页
   ·论文研究思路及章节结构第13-14页
第二章 无线局域网基本理论第14-25页
   ·无线局域网简介第14-15页
   ·无线局域网协议第15-20页
     ·IEEE802.11 协议族第15-16页
     ·WEP 协议第16-17页
     ·WPA/WPA2 协议第17-19页
     ·WAPI 协议第19-20页
   ·无线局域网认证和关联过程第20-21页
   ·无线局域网通信过程存在的问题第21-22页
   ·无线局域网攻击综述第22-24页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三章 无线局域网入侵检测技术第25-37页
   ·入侵检测系统概述第25-27页
     ·入侵检测过程第25-26页
     ·通用入侵检测模型第26-27页
   ·入侵检测系统分类第27-35页
     ·基于检测对象分类第28-30页
     ·基于检测方法分类第30-35页
     ·混合检测第35页
   ·入侵检测发展趋势第35-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基于D-S证据理论的入侵检测算法第37-46页
   ·传统D-S理论算法第37-42页
     ·D-S 证据理论基本概念第37-39页
     ·证据理论产生的悖论及解决方案第39-42页
   ·改进的D-S证据理论算法的应用第42-43页
     ·本地节点检测及加权第42-43页
     ·融合检测第43页
   ·Snort-wireless入侵检测系统第43-44页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五章 实验及结果分析第46-55页
   ·实验环境第46-48页
   ·入侵检测系统设计第48-52页
     ·检测节点入侵检测系统安装配置第48-49页
     ·决策服务器安装配置第49-51页
     ·Attacker 配置第51-52页
   ·性能测试第52-54页
     ·评价指标第52页
     ·实验结果第52-54页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六章 结论第55-57页
   ·总结第55-56页
   ·后续工作展望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致谢第60-61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演化博弈的无线Mesh网络信道分配策略研究
下一篇:基于H.264的选择性视频加密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