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菌主要种原质团的培养、生物学特性及其对细菌吞噬作用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黏菌的研究概况 | 第11-18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黏菌的培养 | 第11-14页 |
·黏菌的化学研究 | 第14-16页 |
·黏菌的分类学研究 | 第16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黏菌资源调查 | 第16页 |
·黏菌的培养研究 | 第16-18页 |
第二章 不同培养基及营养液对于黏菌有饲培养的影响 | 第18-25页 |
·实验材料 | 第18页 |
·菌种来源 | 第18页 |
·实验设备 | 第18页 |
·实验方法 | 第18-19页 |
·培养基及营养液制备 | 第18-19页 |
·孢子萌发最优培养基确定 | 第19页 |
·原质团最优生长培养基确定 | 第19页 |
·实验结果 | 第19-23页 |
·孢子萌发最优培养基确定 | 第19-21页 |
·原质团生长最优培养基确定 | 第21-23页 |
·讨论 | 第23-25页 |
·孢子的萌发培养 | 第23-24页 |
·原质团的固体培养 | 第24-25页 |
第三章 绒泡菌目部分黏菌原质团液体发酵研究 | 第25-43页 |
·实验材料 | 第25页 |
·实验菌种 | 第25页 |
·实验设备 | 第25页 |
·黏菌原质团生物量分析软件 | 第25页 |
·实验方法 | 第25-26页 |
·有饲培养 | 第25页 |
·发酵培养 | 第25-26页 |
·黏菌原质团生物量测定及分析 | 第2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6-38页 |
·发酵培养基筛选 | 第26-27页 |
·液体发酵培养条件优化 | 第27-29页 |
·正交试验设计与结果 | 第29-38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38-43页 |
·发酵过程中原质团生长状况 | 第38-40页 |
·讨论 | 第40-43页 |
第四章 灰绒泡菌子实体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 | 第43-46页 |
·实验材料 | 第43-44页 |
·实验菌种 | 第43页 |
·指示菌 | 第43页 |
·指示菌培养基 | 第43页 |
·实验仪器 | 第43页 |
·实验试剂 | 第43-44页 |
·实验方法 | 第44页 |
·供试品的制备 | 第44页 |
·指示菌的培养 | 第44页 |
·抑菌试验 | 第44页 |
·实验结果 | 第44页 |
·讨论 | 第44-46页 |
第五章 黏菌原质团对细菌吞噬的活性研究 | 第46-59页 |
·实验材料 | 第46页 |
·菌种来源 | 第46页 |
·实验设备 | 第46页 |
·实验方法 | 第46-47页 |
·有饲培养 | 第46页 |
·培养基筛选及原质团吞噬细菌研究 | 第46-47页 |
·实验结果 | 第47-55页 |
·培养基筛选结果 | 第47-49页 |
·原质团吞噬细菌结果 | 第49-53页 |
·原质团对细菌菌落的吞噬形式 | 第53-55页 |
·原质团中总蛋白的抑菌活性研究 | 第55页 |
·讨论 | 第55-59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9-61页 |
·不同培养基及营养液对于黏菌有饲培养的影响 | 第59页 |
·黏菌原质团液体培养研究 | 第59页 |
·灰绒泡菌子实体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 | 第59页 |
·黏菌原质团对细菌吞噬的活性研究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作者简介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