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分子筛传质效率的理论分析 | 第10-12页 |
·微孔-介孔复合分子筛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工业化应用现状 | 第12-18页 |
·“破坏性”方法 | 第12-15页 |
·―建设性”方法 | 第15-18页 |
·微孔-介孔复合分子筛材料的催化反应 | 第18页 |
·存在问题及研究思路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0-26页 |
·实验药品及仪器 | 第20-21页 |
·实验药品 | 第20页 |
·实验仪器 | 第20-21页 |
·实验室及小试规模微孔-介孔ZSM-5 的制备 | 第21页 |
·微孔-介孔ZSM-5 的放大制备 | 第21-22页 |
·氢型微孔-介孔ZSM-5 的制备 | 第22页 |
·催化裂化催化剂的制备 | 第22页 |
·样品的表征 | 第22-23页 |
·X射线衍射测试 | 第22-23页 |
·低温气体吸附脱附测试 | 第23页 |
·电子显微镜测试 | 第23页 |
·吡啶及取代吡啶吸附红外光谱测试 | 第23页 |
·催化裂化反应评价 | 第23-26页 |
第三章 微孔-介孔ZSM-5 的实验室制备及其孔道结构调控 | 第26-54页 |
·碱预处理浓度对孔道结构的影响 | 第26-35页 |
·沸石物相结构及介孔有序度分析 | 第26-28页 |
·孔道结构分析 | 第28-33页 |
·样品的微观结构分析 | 第33-35页 |
·碱预处理液固比对孔道结构的影响 | 第35-38页 |
·沸石物相结构及介孔有序度分析 | 第35-36页 |
·孔道结构分析 | 第36-38页 |
·CTAB加入量对孔道结构的影响 | 第38-42页 |
·沸石物相结构及介孔有序度分析 | 第39页 |
·孔道结构分析 | 第39-42页 |
·碱预处理温度对孔道结构的影响 | 第42-44页 |
·沸石物相结构及介孔有序度分析 | 第42-43页 |
·孔道结构分析 | 第43-44页 |
·其他条件对孔道结构的影响 | 第44-53页 |
·碱预处理时间的影响 | 第45-46页 |
·碱预处理试剂的影响 | 第46-49页 |
·“晶化”处理pH的影响 | 第49-50页 |
·CTAB加入时机的影响 | 第50-53页 |
·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微孔-介孔ZSM-5 的放大制备试验及放大效应研究 | 第54-72页 |
·引言 | 第54页 |
·5L规模的放大制备试验 | 第54-58页 |
·试验条件与装置 | 第54-56页 |
·沸石物相结构及介孔有序度分析 | 第56-57页 |
·孔道结构分析 | 第57-58页 |
·50L规模的放大制备实验 | 第58-62页 |
·试验条件与装置 | 第58-60页 |
·沸石物相结构及介孔有序度分析 | 第60页 |
·孔道结构分析 | 第60-62页 |
·1000L规模的放大制备试验 | 第62-71页 |
·1000L规模试验所用原料 | 第62-64页 |
·1000L规模试验所用设备 | 第64-65页 |
·1000L规模试验过程 | 第65-66页 |
·1000L规模试验结果分析 | 第66-68页 |
·1000L放大试验过程讨论 | 第68-71页 |
·小结 | 第71-72页 |
第五章 微孔-介孔ZSM-5 的催化裂化反应性能评价 | 第72-80页 |
·引言 | 第72-73页 |
·实验室规模不同条件下得到的含微孔-介孔ZSM-5 的催化裂化反应评价 | 第73-78页 |
·材料的酸性质及酸性位可接近性表征 | 第73-76页 |
·催化裂化反应性能评价 | 第76-78页 |
·不同放大规模得到的含微孔-介孔ZSM-5 的催化裂化反应评价 | 第78-79页 |
·小结 | 第79-80页 |
结论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