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兵阴阳家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目录 | 第10-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2页 |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 | 第14-15页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15-31页 |
一、阴阳五行和数术研究 | 第16-20页 |
二、兵阴阳家的综合研究 | 第20-22页 |
三、兵阴阳家具体形式和相关问题研究 | 第22-30页 |
四、存在的问题 | 第30-31页 |
第三节 研究所依据的材料和方法主旨 | 第31-32页 |
第二章 兵阴阳家的源与流 | 第32-92页 |
第一节 巫术 | 第32-55页 |
一、巫与巫术 | 第32-35页 |
二、中国古代巫术类型及其发展 | 第35-40页 |
三、商周时期巫术的发展与演变 | 第40-55页 |
第二节 数术 | 第55-70页 |
一、数术概念的演变 | 第55-57页 |
二、数术的内容 | 第57-60页 |
三、数术与巫术的关系 | 第60-65页 |
四、数术的发展与阴阳五行 | 第65-70页 |
第三节 阴阳家 | 第70-82页 |
一、阴阳家定义 | 第71-73页 |
二、阴阳家与《月令》和原理性文献 | 第73-76页 |
三、阴阳家与数术 | 第76-79页 |
四、阴阳家与邹衍和“五德终始”说 | 第79-82页 |
第四节 兵阴阳家 | 第82-92页 |
一、兵阴阳家的概念 | 第83-90页 |
二、兵阴阳家与阴阳家和数术的关系 | 第90-92页 |
第三章 兵阴阳家的形式与内容(上) | 第92-143页 |
第一节 卜筮 | 第92-100页 |
一、战前卜筮 | 第93-96页 |
二、临战卜筮 | 第96-98页 |
三、战中卜筮 | 第98-100页 |
第二节 天文气象占 | 第100-135页 |
一、日占 | 第100-108页 |
二、月占 | 第108-112页 |
三、北斗占 | 第112-114页 |
四、五星占 | 第114-126页 |
五、彗星占 | 第126-128页 |
六、流星占及其他星占 | 第128-129页 |
七、云气占 | 第129-134页 |
八、天文气象占的原理和特点 | 第134-135页 |
第三节 风角音律占 | 第135-140页 |
第四节 梦占及诸杂占 | 第140-143页 |
第四章 兵阴阳家的形式与内容(下) | 第143-191页 |
第一节 时日占 | 第143-151页 |
第二节 刑德 | 第151-159页 |
第三节 式占 | 第159-161页 |
第四节 地理占 | 第161-165页 |
第五节 军事祭祀 | 第165-178页 |
一、天帝之祭和类祭 | 第166-167页 |
二、祖先之祭和告祭 | 第167-172页 |
三、土地之祭和宜社 | 第172-173页 |
四、祠兵 | 第173-174页 |
五、山川神祗之祭和望祭、就祭 | 第174-175页 |
六、祃祭和临战之祭 | 第175-176页 |
七、貉祭 | 第176-177页 |
八、献捷祭祀 | 第177-178页 |
第六节 诅咒禳除 | 第178-183页 |
第七节 辟兵术 | 第183-191页 |
一、动植物、矿物辟兵 | 第184-185页 |
二、图像符咒辟兵 | 第185-189页 |
三、时日选择辟兵 | 第189页 |
四、道术辟兵 | 第189-191页 |
第五章 兵阴阳的历史影响 | 第191-218页 |
第一节 兵阴阳与先秦军事 | 第191-203页 |
一、兵阴阳与先秦战争 | 第191-193页 |
二、兵阴阳与先秦军队组织、将领和装备 | 第193-198页 |
三、兵阴阳与先秦军事思想 | 第198-203页 |
第二节 否定和批判兵阴阳家思想的逐渐兴起 | 第203-211页 |
一、对兵阴阳的间接否定 | 第204-206页 |
二、对兵阴阳的正面批判和否定 | 第206-209页 |
三、兵阴阳家批判的历史意义及其不足 | 第209-211页 |
第三节 神道设教和禁止妖祥 | 第211-215页 |
一、神道设教 | 第211-214页 |
二、禁止妖祥 | 第214-215页 |
第四节 兵阴阳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 第215-218页 |
结语 | 第218-2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21-230页 |
致谢 | 第230-231页 |
个人简历 | 第2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