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山针阔混交林林木碳储量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研究简述 | 第10页 |
·森林碳储量研究概况 | 第10-13页 |
·国外碳储量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碳储量研究现状 | 第11页 |
·碳储量计算方法 | 第11-13页 |
·森林碳储量空间分布研究状况 | 第13-14页 |
·全球和国家大区域上碳储量分布研究 | 第13页 |
·典型地块区域碳储量分布研究 | 第13-14页 |
·本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第14-17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研究区与研究材料 | 第17-18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17页 |
·自然条件 | 第17页 |
·植被类型 | 第17页 |
·研究材料 | 第17-18页 |
·样地设置 | 第17页 |
·样地调查 | 第17-18页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第18-26页 |
·优势树种的确定 | 第18页 |
·林分碳储量计算 | 第18-20页 |
·林木生物量估算 | 第18-19页 |
·林木碳储量估算 | 第19-20页 |
·森林空间格局分析 | 第20-22页 |
·林分空间分布 | 第20-22页 |
·林分种群分布 | 第20-21页 |
·林分空间结构 | 第21-22页 |
·林分碳储量空间分布 | 第22页 |
·碳储量空间变异分析 | 第22-23页 |
·数据整理和边缘校正 | 第23-26页 |
·数据整理 | 第23-25页 |
·边缘校正 | 第25-26页 |
第四章 林分和林分碳储量空间结构特征 | 第26-48页 |
·森林碳储量优势树种 | 第26-27页 |
·不同树种类型碳储量分布特征 | 第27-28页 |
·五种树种类型的划分 | 第27页 |
·不同树种类型碳储量分布 | 第27-28页 |
·30×30m~2尺度碳储量空间分布格局 | 第28-34页 |
·林分种群空间分布 | 第28-29页 |
·不同种群分布下碳储量分布 | 第29页 |
·林分空间结构 | 第29-31页 |
·角尺度 | 第29-30页 |
·混交度 | 第30-31页 |
·大小比数 | 第31页 |
·不同空间结构上碳储量分布 | 第31-33页 |
·不同高度级下碳储量分布 | 第33-34页 |
·10×10m~2面积尺度下碳储量空间分布格局 | 第34-40页 |
·林分种群空间分布 | 第34-35页 |
·不同种群分布下碳储量分布 | 第35-36页 |
·林分空间结构 | 第36-37页 |
·角尺度 | 第36页 |
·混交度 | 第36-37页 |
·大小比数 | 第37页 |
·不同空间结构上碳储量分布 | 第37-39页 |
·不同高度级下碳储量分布 | 第39-40页 |
·5×5 m~2尺度碳储量空间分布格局 | 第40-46页 |
·林分种群空间分布 | 第40-41页 |
·不同种群分布下碳储量分布 | 第41-42页 |
·林分空间结构 | 第42-43页 |
·角尺度 | 第42页 |
·混交度 | 第42-43页 |
·大小比数 | 第43页 |
·不同空间结构上碳储量分布 | 第43-45页 |
·林木碳储量垂直分布 | 第45-46页 |
·不同尺度下碳储量分布的比较 | 第46-48页 |
·不同种群分布下碳储量分布 | 第46页 |
·不同林分结构碳储量分布 | 第46-48页 |
第五章 碳储量空间变异特征 | 第48-53页 |
·QQplot图 | 第48-49页 |
·各样地插值结果 | 第49-5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个人简介 | 第59-60页 |
导师简介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