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对照 | 第1-8页 |
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3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第一部分 临床观察 | 第14-22页 |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 第14-19页 |
·病例来源与选择 | 第14-16页 |
·病例来源 | 第14页 |
·诊断标准 | 第14-15页 |
·观察病例标准 | 第15-16页 |
·临床分组 | 第16-17页 |
·治疗方法 | 第17页 |
·药物选择与用法 | 第17页 |
·疗程 | 第17页 |
·治疗中注意事项 | 第17页 |
·观察项目与方法 | 第17-18页 |
·临床症状 | 第18页 |
·胃镜检查 | 第18页 |
·不良反应 | 第18页 |
·疗效判断标准 | 第18-19页 |
·统计方法 | 第1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9-21页 |
·中医证侯疗效比较与分析 | 第19-20页 |
·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比较与分析 | 第20页 |
·胃镜疗效分析 | 第20页 |
·不良反应观察与分析 | 第20-21页 |
3 临床小结 | 第21-22页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22-34页 |
实验一、开郁健脾方对乙酸型大鼠胃溃疡指数(UI)及血清一氧化氮(NO)和血浆前列腺素E_2(PGE_2)的影响 | 第22-30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2-27页 |
·实验动物与造模 | 第22页 |
·实验方法 | 第22-26页 |
·实验药物 | 第26-27页 |
·实验分组 | 第27页 |
·实验设备及试剂 | 第27页 |
·统计学处理方法 | 第2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7-29页 |
·对大鼠溃疡指数的影响 | 第27-28页 |
·对大鼠血清NO的影响 | 第28-29页 |
·对大鼠血浆PGE_2的影响 | 第29页 |
3 小结 | 第29-30页 |
实验二、开郁健脾方对胃溃疡大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碱性成纤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 | 第30-34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0-32页 |
·实验动物与造模 | 第30页 |
·实验方法 | 第30-31页 |
·实验药物 | 第31-32页 |
·实验动物分组与用药 | 第32页 |
·实验设备及试剂 | 第32页 |
·统计学处理方法 | 第3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2-33页 |
·对大鼠胃粘膜组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影响 | 第32-33页 |
·对大鼠胃粘膜组织碱性成纤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 | 第33页 |
3 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34-45页 |
1 消化性溃疡概述 | 第34-35页 |
2 立法背景及依据 | 第35-38页 |
3 开郁健脾方的处方设计与组方分析 | 第38-39页 |
4 临床疗效分析 | 第39页 |
5 开郁健脾方作用机理研究 | 第39-45页 |
第四部分 结论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附录 | 第50-76页 |
文献综述 | 第50-7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5-76页 |
附图 | 第76-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