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7页 |
·样品前处理技术的发展 | 第12-14页 |
·概述 | 第12页 |
·样品前处理方法简介 | 第12-14页 |
·固相微萃取 | 第14-16页 |
·概述 | 第14页 |
·固相微萃取的分类 | 第14-16页 |
·液相微萃取 | 第16-18页 |
·概述 | 第16页 |
·萃取模式 | 第16-18页 |
·固相微萃取与液相微萃取技术的应用 | 第18页 |
·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和代谢物检测 | 第18-20页 |
·糖尿病的诊断 | 第18-19页 |
·糖尿病代谢物丙酮的检测 | 第19-20页 |
·选题思想 | 第20-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2-27页 |
第二章 超声辅助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物体液中的丙酮 | 第27-39页 |
·引言 | 第27-28页 |
·实验部分 | 第28-29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28页 |
·标准溶液的配置 | 第28页 |
·仪器及色谱条件 | 第28页 |
·尿样制备 | 第28-29页 |
·整体柱萃取材料的制备 | 第29页 |
·萃取步骤 | 第29页 |
·顶空单液滴萃取和顶空固相微萃取(PDMS)步骤 | 第29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29-35页 |
·聚合条件的优化 | 第29-30页 |
·萃取条件的优化 | 第30-32页 |
·解析条件的选择 | 第32页 |
·方法特性 | 第32-33页 |
·方法对比 | 第33-34页 |
·实际样品测定 | 第34-35页 |
·结论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第三章 基于弗洛里硅土的固相微萃取及其在人体尿样酮类代谢物分析中的应用 | 第39-51页 |
·引言 | 第39-40页 |
·实验部分 | 第40-42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40页 |
·标准溶液的制备 | 第40页 |
·尿样的制备 | 第40页 |
·仪器和色谱条件 | 第40页 |
·微萃取柱的制备 | 第40-41页 |
·衍生化-萃取方法操作步骤 | 第41-42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42-45页 |
·模式1与模式2的对比 | 第42页 |
·体系pH的影响 | 第42页 |
·DNPH的优化 | 第42-43页 |
·衍生化温度的影响 | 第43-44页 |
·衍生化时间的影响 | 第44页 |
·上样流速的影响 | 第44页 |
·Florisil的量的影响 | 第44-45页 |
·解析液体积的影响 | 第45页 |
·方法评价 | 第45-47页 |
·方法特性 | 第45-46页 |
·方法比较 | 第46-47页 |
·实际样品测定 | 第47页 |
·结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第四章 凝固-漂浮分散液液微萃取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体尿样中的糖尿病代谢小分子 | 第51-62页 |
·引言 | 第51-52页 |
·实验部分 | 第52-53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52页 |
·标准溶液的配置 | 第52页 |
·仪器及色谱条件 | 第52页 |
·尿样制备 | 第52页 |
·DLLME-SFO实验操作方法 | 第52-53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53-56页 |
·萃取剂的量优化 | 第53-54页 |
·分散剂的选择 | 第54页 |
·分散剂的量的影响 | 第54页 |
·NDPH浓度的影响 | 第54-55页 |
·体系酸度的影响 | 第55-56页 |
·衍生化反应温度及时间的影响 | 第56页 |
·萃取时间的影响 | 第56页 |
·方法评价 | 第56-58页 |
·方法的线性、检出限、精密度 | 第56-57页 |
·实际样品检测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附录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